想到老易今后有人捧灵牌,她心里像扎了根刺,总觉得这种人活该断子绝孙。
妈您轻点声!让一大爷听见还了得?秦淮茹紧张地瞄向窗外。
怕他作甚?贾张氏虽还嘴硬,声气却矮了三分。
眼下易中海正在兴头上,若听见这些闲话,非撕烂这婆子的嘴不可。
秦淮茹眼珠转了转。
原先易中海指着李卫国养老,如今有了亲儿子——
可照他那性子,必定还要笼络着李家,这是给二愣子将来留帮手呢。
让棒梗多跟二愣子玩儿,两个孩子处好了,咱家和一大爷......她笑得眉眼弯弯,算盘珠子都快崩到贾张氏脸上。
婆母与丈夫对视一眼,竟都觉得这主意妙极。
都说阎埠贵精于算计,可秦淮茹的手段才是 ** 不见血。
……
李家灯火未熄。
李卫国和于莉披衣夜话,易中海得子可是捅破天的大事。
说到三更天,两口子刚合眼,婴儿啼哭又惊破夜色。
李卫国困倦地查看尿布,发现孩子是饿了。
于莉忙抱起孩子喂奶,窗棂外已透出蒙蒙青光。
次日清晨,易中海揣着户口本,领着二愣子直奔街道办。
出门时还托李卫国代他向厂里告假。
李卫国进车间就找主任说明情况。
老易师傅今儿请假。
出啥事了?
得了个儿子。
易中海有后了?
是他外甥,小名二愣子。
孩子爹娘都没了,来投奔舅舅......
李卫国与一号车间主任交谈着。
从李卫国的讲述中,车间主任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易中海身为八级钳工,突然请假一天,导致一号车间部分工作被迫推迟。
尽管李卫国钳工技术娴熟,却不愿多管闲事。
替易中海请完假,李卫国便返回特级车间。
阎解成早已到岗。
有了阎解成协助,李卫国的工作轻松不少。
傻柱懒洋洋地清扫街道,突然看见易中海领着二愣子走来。
一上午时间,易中海已为二愣子办好户口手续。
如今,二愣子正式改名易援朝。
喜得贵子,易中海心情愉悦。
为庆祝收养之喜,他决定在四合院摆三桌宴席。
想到傻柱厨艺精湛,易中海便来请他帮厨。
一大爷。
傻柱瞥了眼易中海,目光转向二愣子。
援朝,这是你何叔叔。
易中海介绍道。
何叔叔好。
二愣子乖巧地问候。
这孩子真懂事。
傻柱随口夸赞。
听到夸奖,易中海眉开眼笑。
后天我准备在院里摆三桌。
易中海说明来意。
傻柱立即会意,这是要请他掌勺。
略作思索,傻柱爽快应承下来。
如今他处境艰难,经常食不果腹,帮厨能赚外快正合心意。
至于与易中海的前嫌,傻柱觉得可以既往不咎。
见傻柱痛快答应,易中海满意地点点头。
说罢,易中海便带着二愣子返回四合院。
途中,他特意拐去供销社采买。
正在当班的于莉看见易中海采购食材。
难得阔绰的易中海买了半斤猪骨、一只公鸡和一条鲜鱼。
遇见于莉,易中海寒暄几句。
于莉对二愣子夸赞有加,令易中海愈发欣喜。
回到四合院,易中海让二愣子在院里玩耍。
一大妈见丈夫买了荤腥,并未多言。
老来得子是天大喜事,改善伙食理所应当。
况且二愣子面色青黄,明显营养不良,正需要滋补。
正在门口纳鞋底的贾张氏瞧见易中海提着鱼肉,暗自咒骂。
李卫国顿顿大鱼大肉也就罢了,如今易中海家也吃得这般丰盛,贾张氏妒火中烧。
在她看来,易中海夫妇吃些粗粮足矣,有肉就该接济贾家。
越想越气,贾张氏脸色愈发阴沉。
院儿里别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唯独贾家的光景一天不如一天。
阎家原本也紧巴巴的,可自从李卫国收了阎解成当徒弟,阎家的境况就有了起色。
再加上街坊四邻时常接济,虽说顿顿粗粮,倒也饿不着肚子。
阎家那辆自行车,总算保住了没卖。
贾张氏瞅见二愣子在院里玩耍,连忙喊来小当,让她去和二愣子搭伴儿。
棒梗还没放学,院里有的孩子像阎解放、刘光天都去上学了,但也有些孩子没书念。
这会儿,二愣子正和另外两个孩子玩得起劲。
二愣子手里滚着个铁环,是别的孩子借他玩儿的。
小当凑过去想一起玩,可二愣子压根不搭理她。
一大妈早交代过,别跟贾家的孩子玩儿。
二愣子自顾自滚着铁环,和小当保持着距离。
贾张氏在一旁看得直冒火。
等棒梗放学回来,他把书包往屋里一摔,立马跑去找二愣子。
在二愣子面前,棒梗总觉得自己高他一等——毕竟他生来就是城里人,而二愣子是从乡下搬来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