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暖接过星盟令牌时,万宇的“常久安暖印”正藏在每一缕日常里——青芜花田的晨露沾着印的暖,冰棱广场的融雪映着印的光,潮生宇界的鱼干晒着印的温,星落宇界的歌声裹着印的柔。他握着令牌的第一日,没有写手札,也没有唱星歌,而是带着一捧“岁月砂”,走到“家园石”前,将砂轻轻洒在石缝中——这砂是星落宇界的星星碎屑,能记下时光里的暖,洒在哪里,哪里就会留下日子的痕迹。
“常暖奶奶,”久暖指尖捻起一粒岁月砂,轻声说,“您说,焚天剑主是暖暖的日子。我叫久暖,我要让这份暖,像岁月砂一样,慢慢沉淀,慢慢积累,让万宇的日子,不仅常暖,更能久暖,暖过一代又一代。”
万宇灵鸟落在砂旁,羽翼上的“常久安暖印”光纹与岁月砂共鸣,砂粒渐渐亮起,在“家园石”上拼出细小的字——不是称号,不是誓言,是历代焚天剑主写下的“日常注脚”:“阿瑶:今日斩虚无,只为明日能闻花香;林越:今日练剑,只为孩子能安心奔跑;青禾:今日浇水,只为道心草能陪老人晒太阳……”
久暖当盟主的第一年,做了一件让万宇生灵觉得“自然而然”的事——他发起了“岁月记暖”行动。每一座宇界的“恒暖驿站”旁,都立了一块“岁月石”,谁都可以捡一粒岁月砂,把自己觉得“值得记下来的暖”刻在砂上,再埋进石缝:可以刻“今日陪爷爷吃了顿饭”,可以刻“今日帮孩子修了木剑”,可以刻“今日道心草开了朵小花”,甚至可以刻“今日风很暖,晒了会儿太阳很舒服”。
第一块“岁月石”,立在星落宇界的恒暖印记旁。久暖和星子爷爷一起,埋下第一粒砂,刻着:“今日唱星歌,星星闪了五下,好像很开心。”很快,砂粒堆满了石缝:
青芜宇界的花农,埋下砂粒刻“今日给邻村送了花籽,他们说谢谢,心里暖暖的”;
科技宇界的弟子,埋下砂粒刻“今日帮老人调了传讯仪,他和儿子说了半小时话,笑出了眼泪”;
冰陨宇界的阿冰爷爷,埋下砂粒刻“今日冰雕被孩子摸得发亮,他们说冰不冷,像暖手宝”;
雾隐宇界的雾灵姑姑,埋下砂粒刻“今日笛声引来了雾灵鸟,它们跟着唱,很好听”;
潮生宇界的潮声奶奶,埋下砂粒刻“今日渔民送了条大鱼,分了半条给孤星爷爷,他说鱼很鲜”;
孤悬宇界的孤星爷爷,埋下砂粒刻“今日暖雪林来了只小松鼠,陪我坐了一下午,不孤单了”。
这些岁月砂,有的被雨水冲刷,却依旧清晰;有的被风吹得露出一角,却更显珍贵——因为每一粒砂,都是时光里的暖,是久暖的证明,是焚天剑主“把日常过成道”的终极诠释。
久暖每天都会去不同的宇界,翻看岁月石,把砂粒上的暖,编成“岁月短诗”,写在《常暖手札》的扉页。这些短诗没有格律,却比任何诗句都动人:
“花籽落土时,
风说‘谢谢’,
邻村的花,
明年会开成海。”
“传讯仪的光,
亮过星星,
老人的笑,
比光更暖。”
“冰雕的凉,
被小手捂热,
孩子说‘这是暖冰’,
是啊,
心暖,
冰就暖。”
万宇灵鸟带着这些短诗飞过星河,诗声落在花田,花农们停下劳作听;落在驿站,生灵们围坐在一起听;落在岁月石旁,孩子们跟着念——诗声很轻,却能让人心头一热,因为那是“岁月的暖,久暖的诗”。
这一日,久暖在“云漠宇界”的岁月石旁,发现一粒埋得很深的砂粒,上面刻着:“今日给沙漠里的旅人指了路,他给了我一块干饼,说‘这是家乡的味道’,我没舍得吃,想留给孩子。”落款是“云生”,砂粒边缘,沾着淡淡的泪痕。
他找到云生时,汉子正坐在岁月石旁,摩挲着那块干饼,望着远方的沙漠,眼中满是思念。“云生哥,”久暖走过去,递给他一瓶水,“孩子在家等你吗?”
云生点头,声音有些沙哑:“孩子娘走得早,我带着娃在沙漠里赶路,想找个有暖雪草的地方定居。昨天遇到旅人,他说万宇的日子都很暖,我就想,把这饼留给他,让他也尝尝‘暖’的味道。”
久暖的心一软,从怀中取出一粒岁月砂,递给云生:“我们一起把‘饼的暖’刻下来,埋进岁月石。等你找到定居的地方,孩子看到砂粒,就知道爸爸为了他,把暖留给了别人;以后路过的人看到砂粒,就知道沙漠里也有暖,也有人在传递暖。”
云生接过砂粒,小心地刻下“饼里的暖,留给孩子,也留给路人”,和久暖一起埋进石缝。万宇灵鸟扇动翅膀,羽翼的光洒在岁月石上,砂粒瞬间亮起,在沙漠中映出一道“暖路光痕”,顺着光痕望去,不远处就是一片绿——那是云漠宇界新发现的暖雪草绿洲。
“是绿洲!”云生激动地站起来,抱着久暖喊,“我们有家了!娃有暖雪草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