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开那句未尽的话语,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在肖雯雯平静了二十多年的心海中,激起了前所未有的、连绵不绝的涟漪。接下来的日子,筑城工地上依旧热火朝天,号子声、夯土声、马蹄声交织成一曲宏大的建设乐章。秦开依旧忙碌,但每次看向肖雯雯的眼神,都带着一种沉甸甸的、混合着期盼与不安的复杂情感。
他不再直接追问,而是用行动无声地表达着他的挽留。他会将筑城进度中最棘手的难题“不经意”地与她讨论,会将她提出的每一项改进(哪怕只是微小的建议)郑重其事地推行下去,会在巡视新拓疆土时,刻意放慢马速,与她并肩,指着某处说“此地若开辟良田,来年必是沃野”,或是“那座山隘,按你所说设立烽燧,视野极佳”。
他在向她展示一个他可以给予她的、充满可能与未来的世界,一个他希望能与她共同见证和塑造的世界。
肖雯雯清晰地感受到了这份沉静而坚定的力量。她看着原本荒芜的土地上,逐渐立起城墙的轮廓,看着那些因为边患稍平而敢于出塞垦殖的农夫脸上洋溢的希望,看着秦开站在新筑的城垣上,衣袂翻飞,目光坚定地望向更北方……这一切,都充满了蓬勃的、撼动人心的生命力。
与她所处的那个高度发达、却也高度秩序化、情感趋于内敛甚至淡漠的公元3050年,截然不同。
夜深人静时,她独自一人启动2489号,幽蓝的舱内灯光映照着她毫无表情的脸。全息屏幕上,回归倒计时冷漠地跳动着数字。任务清单上,几乎每一项后面都标记着【已完成】或【超额完成】。
【最终决策:是否启动回归程序?】
【是 / 否】
那个选择按钮,如同命运的岔路口,冰冷地悬浮在那里。
她调出了与秦开相关的所有记录影像——从东胡溪边初遇时他的警惕与决绝,到亡命千里时相互扶持的信任,砺锋谷中他练兵时的专注与汗水,饶乐水决战时他身先士卒的悍勇,再到如今他规划蓝图时的豪情与……看向她时,那难以掩饰的温柔。
数据流在脑海中疯狂涌动,试图进行理性分析:
选择回归:完成任务,回归熟悉的环境,继续时空管理局管理员的生活。风险:可能存在的、因情感介入导致的心理适应期。收益:职责的履行,秩序的回归。
选择留下:任务将标记为【观察员长期滞留模式】,她将失去管理员的绝大部分权限,2489号会进入休眠状态,仅保留基础生命维持和记录功能。风险:彻底融入陌生时代,失去科技依托,面对未知的寿命、疾病、战乱,以及可能因她的存在而产生的、无法预估的长期历史扰动。收益:情感的延续,参与历史的沉浸式体验,与……他共度余生。
理性天平似乎倾向于回归。那是最安全、最符合她受训准则的选择。
但是,当她想起秦开在星空下那句未说完的话,想起他笨拙却真诚的挽留,想起自己心跳失序的瞬间,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动,几乎要冲破理智的堤坝。
“情感的权重,无法量化。” 她对自己说。这是她第一次承认,有些东西,是冷冰冰的数据和逻辑无法计算和比较的。
几天后,发生了一件小事。一名在筑城工地上被滚石砸成重伤的民夫,气息奄奄,随军的医官束手无策。肖雯雯动用了2489号舱内仅存的、为数不多的应急医疗资源——一支强效细胞活化促生剂(本是为管理员极端环境下保命所用)。她悄悄将其混入伤者的饮水中。
几天后,那名被断定必死的民夫,竟然奇迹般地开始好转,伤口愈合速度远超常人。
这件事给了肖雯雯极大的触动,也让她更加清醒。她拥有的知识和“小玩意儿”,在这个时代,确实能起到近乎“神迹”的作用。但每一次使用,都可能像蝴蝶效应一样,引发不可预知的连锁反应。留下,意味着她必须极度克制地使用这些能力,甚至完全隐藏,以一个真正的“古人”身份生活下去。她能做到吗?
抉择的时刻,在一个月色清朗的夜晚,到来了。
秦开处理完军务,来到肖雯雯独居的小院。他发现她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在查看那些奇怪的“图纸”或“记录”,只是静静地坐在石凳上,望着天边的月亮,神情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带着淡淡忧伤的平静。
“雯雯。”他轻声唤道。
肖雯雯回过头,看着他。月光下,他的轮廓显得格外清晰,坚毅,却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秦开,”她开口,声音很轻,却异常清晰,“我来自很久很久以后的时代。一个你无法想象的时代。”
秦开愣住了,瞳孔微微收缩。他虽然早已猜测她来历非凡,却从未想过是如此惊世骇俗的答案。
肖雯雯没有理会他的震惊,继续平静地诉说,像是在陈述一个与她无关的故事:“我来这里的任务,是确保你能安全从东胡归来,并帮助燕国击败东胡,修筑长城。现在,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