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里正林文柏果然雷厉风行,召集了村里所有长老和村代表,把林毅领头做的“邻里留园”规划仔仔细细说了一遍。
果不其然,长老和代表们的反应,跟昨天林家院里的大人们一模一样——先是惊得合不拢嘴:啥?这帮半大娃娃能有这见识和能耐?听着听着,一个个眼睛都亮了,越听越兴奋!
这可是给村里办的大好事啊!头一桩,提升咱平华村的体面;第二桩,给老少爷们儿添个舒坦的休闲地界;第三桩,年底大家伙儿的分红又能厚实几分;最要紧的是第四桩,人家娃娃们还想着拨出收益养护玉带河,这可是惠及子孙的功德业啊!
这么多好处摆在眼前,哪有不支持的理儿?必须办!村里就是创造条件也得把它办成!何况眼下要地有地,要人有人,简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动工啦!
与会的老少爷们儿七嘴八舌,纷纷表态:
“好!这主意出得好!咱们村娃娃有出息!”
“这园子修起来,咱们村可就真是头一份儿了,比镇上那些大宅门的园子也不差!”
“没说的,我家出两个劳力,工钱不工钱的另说,先紧着把园子立起来!”
“选址我看文松家门前那片空地就顶好,地方宽敞,人气也旺!”
“修建的事儿,吴檐叔是行家,得请他老人家出山掌总!”
“对头!用料什么的,咱们就地取材,后山石头木料都是现成的!”
“邻里留园”这事儿,就在这一片热火朝天的赞同声中,顺顺当当地通过了村委会的审核,只等公示动工。大家伙儿心气儿高得很,恨不得今儿个就撸起袖子干起来,早一天修好,早一天享受,早一天见收益。
最后还是李文石这个管账的头脑最清醒,他笑着提醒:“各位叔伯兄弟,先别急。眼瞅着过两天就是中秋了,咱们明儿个先开村民大会,把这事儿宣布了,也好动员大家节后一起出力。等热热闹闹过完节,立马动工,一点儿不耽误!对了,文慧妹子的‘李氏兔子工坊’也筹备妥了,准备开张。明天大会上一并宣布,让乡亲们揣着两个好消息过节,岂不美哉?”
众人一听,在理儿!纷纷点头称是。
等到第二天开村民大会时,那场面可就热闹了。自打镇上两位贵客来访,村里各种小道消息就传疯了——“林文松家来了镇上的大马车!”“果果养的小鱼儿,一条能值千金!”“小厨神又出新菜,惹得两位老板抢破头!”……村民们心里跟猫抓似的,都想知道个究竟。
今日这大会,不但每家派出的代表把祠堂外的大广场站得满满当当,连广场四周都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几乎是全村出动!
人一多,就怕生乱。耆长刘大山领着村巡逻队,王大力带着送菜护卫队,全体出动,在广场各处维持秩序,确保万无一失。
里正林文柏一站上那临时搭起的讲台,底下嗡嗡的议论声立刻静了下来。平华村向来心齐,林氏一族占了大半,团结得很;外来落户的村民,也都是当年逃难过来,被官府安置在此,多年来早融成了一家。
在林家祖孙三代用心经营下,村子整体拧成一股绳,积极向上。当然,偶尔也有那么一两声不和谐的音调,但终究翻不起大浪。
林文柏先向大家报喜:“乡亲们,咱们村又要添一家新工坊了——‘李氏兔子工坊’!主营兔子养殖、皮毛制品和兔肉供应。工坊跟村里采用合作模式,租用村里的院子和人工,享用村里的外销路子,收益按比例提取一部分注入村基金,跟酱料区、豆腐坊一样,年底给大家分红!”
此言一出,台下欢声雷动。福气兔子在村里流行大半年了,谁不知道果果家那对宝贝种兔?没想到人家没藏着掖着偷偷发财,反而在村里建工坊,带着大家一起富!这等好事,谁不拥护谁是傻子!
再者,林氏族人都晓得,李文慧的制衣手艺是得了林家六姑奶奶的真传,那位六姑奶奶当年可是进过宫,给皇家做过衣裳的人物!由她来当这个坊主,那是再合适不过!
李文慧也应邀上台讲话。她娘是林家二姑奶奶林守英,她自个儿也自带一股爽利大气,站在台上丝毫不怯:“乡亲们,兔子工坊的货,是要卖到外头去的,给咱村挣回更多银钱!但工坊的根在平华村,最惦记的还是咱们自己人。往后,乡亲们家里的娃娃要是愿意,可以割了兔子草送来工坊,只要合乎标准,我们都按斤两收,现钱结算!自家想打牙祭、做件皮毛褂子,也尽管来工坊预订,咱们优先安排,一律按乡亲优惠价,保证实惠!”
话音刚落,台下叫好声、鼓掌声响成一片,连广场外围的村民都使劲拍巴掌。
林文柏趁热打铁,提高嗓门:“经村委会决议,咱们村还要再添一个产业——鱼塘!主事人出资购买村中土地,修建鱼塘和配套庭院。这将是咱们平华村头一个正经的休闲园子!现在,就请鱼塘的主事人来给大家细说端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