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吕玲绮的告别,她看我的眼神有些不一样了
当最后一批降兵被带离监军府,庭院中的喧嚣终于随着黎明前最深沉的黑暗一同沉寂下来。
空气中,浓郁的血腥味与泥土的潮气、草木的清香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作呕的、属于战争的独特气味。刘备的士兵们正默默地清理着战场,用水冲刷着青石板上已经凝固的暗红色血迹,动作麻利而肃穆,没有人说话,只有水流声和甲叶偶尔碰撞的轻响。
我站在庭院的廊下,看着眼前这幅景象,一股迟来的疲惫感如同潮水般从四肢百骸涌来。算计、布局、煽动、攻心……这一夜耗费的心神,远比在沙场上冲杀一个来回还要累人。肾上腺素褪去后,只剩下精神上的空虚和一丝后知后觉的寒意。
这不是游戏,不是史书上冷冰冰的几行字。车胄那颗死不瞑目的头颅,那些喷涌而出的滚烫鲜血,无一不在提醒我,我亲手将历史的车轮,推向了一个更加狂暴和不可预测的方向。
“先生,辛苦了。”
刘备不知何时走到了我的身边,他脸上的冰冷决绝已经褪去,恢复了往日的温和,但那双眸子深处,却多了一份前所未有的凝重与信赖。他看着我,眼神复杂,有赞许,有感慨,更多的,是一种将身家性命托付于我的沉重。
“分内之事罢了。”我轻声回道。
“嘿!军师!”张飞的大嗓门咋咋呼呼地传了过来,他大步流星地走到我跟前,蒲扇般的大手重重地拍在我的肩膀上,“你这嘴皮子,真他娘的比俺老张的矛还好使!俺在这儿打生打死,你动动嘴,几百个精兵就乖乖把刀扔了!改天你得教教俺,俺要是学会了这招,以后骂阵岂不是天下无敌?”
他这一巴掌拍得我差点散架,力道之大,让我忍不住咧了咧嘴。我苦笑着揉了揉肩膀:“三将军,这可教不来,我这是……天赋。”
“国士无双。”一旁,一直沉默抚髯的关羽,缓缓睁开他那双丹凤眼,看着我,吐出了四个字。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我心中一震,能得到这位高傲到骨子里的武圣如此评价,比刘备封我任何官职都更让我感到意外和……荣幸。
我正要谦逊几句,眼角的余光却不经意地瞥向了监军府外不远处的一座阁楼屋顶。夜色与阴影的交界处,那道我之前看到的红色身影,依旧静静地立在那里,像一尊融入夜色的雕像,似乎已经看了很久。
吕玲绮。
这场大戏最关键的演员,也是最大的变数。现在戏演完了,她这个主角之一,也该退场了。可她若是不肯走,或者闹出点别的什么乱子,那乐子可就大了。
我对刘备拱了拱手:“主公,善后的事宜还需细细安排,云想先去城中巡视一番,以安民心。”
刘备知道我言下之意,点了点头:“去吧,这里有翼德和宪和(简雍)他们就够了。先生万事小心。”
我辞别了众人,独自一人走出了这座刚刚经历过一场血腥清洗的府邸。清晨的冷风迎面吹来,带着水汽,驱散了些许我身上的血腥味,也让我的头脑清醒了不少。
我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只是顺着寂静的长街缓步而行。小沛的街道上,已经有零星的兵士在巡逻,他们看到我,都远远地躬身行礼,眼神里充满了敬畏。我知道,经此一役,我“姜别驾”的名声,恐怕已经和“神鬼莫测”之类的词汇彻底绑定了。
我没有抬头去看那屋顶,也没有刻意去寻找,只是像个普通的夜游人,信步走入一条僻静的、通往城墙的无名小巷。巷子很窄,两侧是高高的院墙,头顶的夜空被切割成一条狭长的墨蓝色绸带,一弯残月挂在尽头,清冷孤寂。
我停下脚步,背对着巷口,静静地站着。
身后没有脚步声,也没有风声。但几息之后,一个带着些许戏谑和慵懒的女子声音,在我身后响起。
“喂,书呆子,一个人在这里发什么呆?是怕了,还是在回味自己刚才有多威风?”
我缓缓转过身。
吕玲绮就站在离我不到三步远的地方,她不知是何时落地的,悄无声息,仿佛一直就在那里。她依旧是一身惹眼的红衣劲装,手中没有拿那柄夸张的方天画戟,而是抱着一柄更为小巧的短戟,斜斜地倚在墙上。月光从巷口照进来,给她那张英气逼人的脸庞镀上了一层银边,眸子亮得惊人。
她看着我的眼神,还是带着那种惯有的、居高临下的审视,嘴角也挂着那抹熟悉的、似笑非笑的弧度。
“威风谈不上,倒是差点被三将军一巴掌拍得归西。”我活动了一下依旧有些发酸的肩膀,语气平淡地回应。
“张飞那家伙,就是个没轻没重的莽夫。”她撇了撇嘴,似乎对张飞的评价不怎么高,随即又将目光转回到我身上,上下打量着我,眼神里带着几分探究,“不过话说回来,你这家伙,真是让我开了眼界。我以前只知道,拳头大才是硬道理。今天才发现,原来嘴皮子……也能杀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