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鲁王朱以海及其家眷在赵啸天的引领下,前往隔壁一处清静宽敞的院落安置。朱慈烺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稍安,总算为这位历经劫难的藩王寻得一个暂时的安稳之所。
他收回目光,正准备与许文昌继续深入商讨粮仓迁移的具体细节与后勤体系的长远规划,却见王之心脚步轻捷地走近,低声禀报:“殿下,锦衣卫指挥佥事李育财在外求见,言有要事禀告。”
朱慈烺闻言,眉梢微挑,心知李育财此时前来,必有关于兴漕帮人马或锦衣卫筹建的重要进展。他当即对许文昌道:
“许总兵,粮仓迁移、武备局筹建、新获钱粮清点入库,诸事繁杂,千头万绪,皆系于你一身。你便先去忙吧,按方才所议,即刻着手勘察石门口街东侧仓址,与张家兴等细化迁移方案,所需人力物力,直接调配,不必事事回禀,孤信你之能。”
许文昌立刻起身,抱拳行礼,声音沉稳有力:“末将遵命!定当竭尽全力,尽快落实,不负殿下重托!”言罢,转身大步流星而出,身影很快消失在院门之外,显是已全身心投入那千头万绪却至关重要的后勤保障工作中。
朱慈烺这才对王之心道:“请李佥事进来吧。”
王之心应声而出,片刻后,引着李育财步入房内。李育财虽身着便服,但步履间仍带着其特有的干练与警惕,入内后便欲依礼参拜。
朱慈烺未等他行礼,便笑着摆手,语气亲切随和:“李佥事,坐,坐下说话。王伴伴,给李佥事看茶。”
李育财早已习惯太子不尚虚礼的作风,连忙道了声“谢殿下”,便依言在下首一张椅子上坐下。
王之心奉上热茶,他双手接过,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笑容,开口道:“殿下,方才臣在外院遇上吴六子,听他眉飞色舞地说起潘家、唐家那些世家大族被殿下您……嘿嘿嘿嘿……”他笑得有些促狭,压低声音,“狠狠‘捐献’了一笔巨款厚礼,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臣听了,真是振奋不已!”
朱慈烺闻言也不禁哈哈大笑,心情颇佳:“哈哈哈,说来也是机缘。此事能成,也多亏了你李佥事和赵指挥使先前用心周旋,果断拿下王世英那三贼,又顺利收拢张无极将军及其部众,基本掌控了济宁城局,这才有了与这些地头蛇坐下来‘商量’的底气。他们倒也还算知趣,识得大体。孤自然也投桃报李,给了他们应得的恩赏与体面。”
李育财连忙拱手,谦逊道:“殿下过誉了!臣等岂敢居功?全赖殿下运筹帷幄,居中调度,恩威并施,方有如此奇效。臣等不过依令行事,略尽绵薄……”
朱慈烺笑着打断他:“好了好了,这些客套话日后再说。你匆匆而来,必有要事。说说看,你这边有何进展?”他端起茶杯,轻呷一口,目光落在李育财身上,带着询问与期待。
李育财神色一正,收敛笑容,禀报道:“回殿下,确是喜事!兴漕帮剩余的人手、船只已全员抵达!副总舵主陆奎、郑铁山二位兄弟,率领帮中精锐、眷属以及一应重要物资,共五千一百零八人,大小船只百余艘,已于半个时辰前安全抵达北关码头!”
“臣已第一时间前往接应,正在张罗安顿人马、泊稳船舶,随船运抵的钱粮物资也已开始有序入库清点。臣恐殿下挂心,一俟安排稍定,便立刻赶来向殿下及赵指挥使禀报!”
“好!”朱慈烺眼中一亮,放下茶杯,抚掌笑道:“今日真是捷报频传,好消息接踵而至!南门外征兵已然开始,人潮汹涌;如今兴漕帮主力又安全汇合,我辈力量更添雄厚!好啊!”
李育财亦是满面红光,接口道:“臣来时亦看到南门外景象,那真是人山人海,万头攒动!观看凌迟的百姓散去后,多半都涌向了征兵登记处,争相报名投效殿下新军!群情激昂,士气可用!”
“如今又有这巨量钱粮支撑,真是一派生机勃勃、中兴在望的景象!臣深信,在殿下英明引领下,我大明必能扫除阴霾,重光寰宇!”
朱慈烺见他又有开始歌功颂德的趋势,连忙笑着摆手制止:“这些且稍后再论。对了,你与赵指挥使筹划的锦衣卫架构一事,进展如何?可有初步章程?”
他更关心这支未来耳目的组建情况。
李育财正了正神色,抱拳欲答,却听门外传来赵啸天那粗犷豪迈、略带沙哑的大嗓门,人未至声先到:“殿下!鲁王那边都安顿妥帖了!俺老赵办事,您放心!”
朱慈烺闻声一笑,扬声道:“好!赵指挥使,你来得正好,快进来一同议事!”
房门被“哐”一声推开,赵啸天那魁梧的身影迈了进来,带着一股风风火火的气息。他一眼看到坐在一旁的李育财,咧嘴笑道:“哟,老李你也在这儿!正好省得俺再去找你!”
随即转向朱慈烺,抱拳行礼,声音洪亮:“殿下,鲁王殿下那边俺给安排好了!就后院东头那个最大的‘听竹轩’,院子宽敞得很,屋里家具摆设都是现成的上等货色,俺让弟兄们又添置了些新的被褥用具,一应生活物事都备齐了,保准王爷一家住得舒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