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世兰略动了两筷子膳食,便抬手让宫人把银碟赏给韵芝、常乐他们。银箸搁在描金碟上,发出轻脆一声,她靠回软榻,指尖漫不经心地摩挲着腕间银镯,脸色笑意瞧着比殿角的冰棱还淡。
颂芝捧着暖炉上前,见碟中菜肴剩了大半,眉尖不由蹙起:“小主今日只用了这几口,奴婢瞧着您比前几日还清减些,要不要传太医来诊诊脉?”
“不过是御膳房的菜不合胃口,哪就用得着兴师动众。”年世兰恹恹摆手,指尖刚触到榻边的锦缎,却猛地直起身,目光如短刃,直刺向颂芝:“对了,曹琴默最近怎么样?自打皇上把温宜送到我这儿,启祥宫那边就跟断了声气似的,半点儿消息都没传过来。”
颂芝被她这突如其来的追问惊得手一顿,暖炉的热气都似凉了几分:“唉,前儿奴婢特意去问过音袖,可那丫头跟个木头似的,问什么都只会摇头,半句有用的都吐不出来!”
“哦?”年世兰挑了挑眉,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那笑意却没沾到眼底,反倒透着几分冷厉,“她家主子病了那么久,按说她该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从前瞧着多机灵的人,如今倒学起痴傻来了,不过依我看,她不是痴傻,是装傻。”
“小主的意思是……音袖其实知道襄嫔的病?”颂芝瞳孔微缩,声音都压低了些,见年世兰缓缓点头,她才敢肯定,“难不成,音袖是被人收买了,要害襄嫔?”
这话一出口,颂芝自己先慌了,忙抬手捂住嘴,眼神里满是惊惶。宫里头害主的奴才不是没有,可曹琴默毕竟是皇上跟前有过得脸的,真要出了这等事,可不是小事。
年世兰见她这副模样,伸手扯下她的手腕,指尖轻轻掐了掐她的手背,语气带着几分嗔怪,却又藏着不容置疑的笃定:“慌什么?如今的翊坤宫,早不是从前那般能让人随意钻空子的地方,这内殿里的墙,比铁还厚,还怕有耳朵听了去?”
颂芝这才松了口气,可转念想起一事,又凑近了些,声音压得更低:“可奴婢还是有些不放心。韵芝那丫头,终究不是灵芝那样打小跟您的陪嫁,如今虽在跟前伺候,咱们还是得多留个心眼。”
年世兰闻言,目光缓缓飘向殿外,落在远处疏桐苑的方向,眼底的寒意像积了久年的雪,化都化不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忘了?她从前不叫韵芝,叫霏雨。若不是碎玉轩走水,她也不会被内务府拨到翊坤宫来负责洒扫莳花。”
她顿了顿,指尖在银镯上狠狠一按,声音冷得发颤:“甄嬛当时何等威风,动辄就打骂宫女,寒冬腊月里,那么大的雪,她竟能狠心罚霏雨在院子里跪足两个时辰。如今霏雨的双膝和脚踝落下了风湿,一到阴雨天就疼得直冒冷汗,我瞧着她洒扫不便,才让她进殿伺候,改了‘芝’字辈的名字,做些端茶递水的轻活。”
颂芝仍是不安:“小主心善,可韵芝毕竟侍奉过甄答应,万一她像肃喜那样,表面听话,暗地里却做吃里扒外的勾当……”
“别人或许要防,可她不用。”年世兰打断她的话,语气里满是嘲弄,甚至带了几分不屑,“韵芝如今恨甄嬛恨得牙痒痒,就算让她亲手刃了甄嬛,都未必解气,又怎么会替甄嬛做事?再说,甄嬛如今连话都说不出来,韵芝又不识字,连笔墨都拿不稳,就算想谋害我,也得有那个能耐——这不是天大的笑话么?”
颂芝听她这么一说,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忙躬身应着,转身去打点殿内的事。刚走到门口,又想起年世兰的茶该续了,便扬声唤韵芝进来。殿门被轻轻推开,韵芝捧着茶盏的手微微发颤,没人瞧见,她垂在身侧的另一只手,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方才殿内的话,她在门外,竟隐约听了大半。
韵芝袖中揣着年世兰赏的驱寒药膏,瓷管凉得贴肤,倒让她眼底对甄嬛的恨意烧得更烈——若不是那年碎玉轩的雪,她何至于每到阴寒天,膝盖就像被冰锥扎着疼?如今能得华嫔青眼,进翊坤宫当差,这份恩,她必得用甄嬛的苦楚来还。
这日恰逢常乐告假,颂芝便把疏桐苑送饭的差事派给了她。食盒刚递到手里,一股酸馊味就钻了进来,不用看也知道,是放了几日的硬馒头,混着几筷子冻得发蔫的素菜。她提着食盒绕到宫墙死角,左右瞧着没人,先皱着眉朝盒里啐了口唾沫,又踮脚够下瓦檐上未化的积雪,攥成冰碴子往里拌——这样的东西,配给甄嬛那贱人吃,都算抬举。
疏桐苑的门轴早锈了,一推就发出“吱呀”的怪响,殿内飘来的腥臭味裹着寒气,直往鼻腔里钻。甄嬛正靠着墙蜷着,头发像枯草似的黏在脸上,脸色白得没半点血色,见她进来,喉咙里“咿咿呀呀”地响,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急色——灌了那药后,她连句囫囵话都说不出,只剩这含混的声响。
韵芝嫌恶地皱眉,只想把食盒一撂就走,脚刚抬,身后突然传来浣碧的喝骂:“霏雨!你给我站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