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门的通道仿佛没有尽头,在慕容变手中那盏奇异油灯的指引下,三人又前行了约莫半个时辰。期间,通道两侧开始出现一些零散的石室,里面多是些腐朽的日常用具和早已化为白骨的尸骸,从服饰上看,像是当年末代皇子带进来改造或守卫地宫的工匠与兵士,无声地诉说着这里的古老与沉寂。
空气中的那股奇异力场愈发明显,干扰着感知,若非油灯光芒稳定,极易让人产生方向错乱之感。林青阳体内的青冥真气自发流转,抵抗着这股力场的侵扰,他注意到沈孤雁的呼吸也略显急促,显然也在运功抗衡。唯有前方的慕容变,步履依旧沉稳,似乎对这力场的影响有着独特的应对之法。
终于,前方的黑暗中传来一丝不同寻常的微光,并非油灯的光芒,而是一种清冷、仿佛源自玉石本身的辉光。同时,一股难以言喻的、混合着苍茫、厚重、以及一丝若有若无威压的气息,如同潮水般从前方涌来。
“到了。”慕容变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不知是激动还是紧张。他加快脚步,率先转过了最后一个弯角。
眼前豁然开朗!
这是一个巨大得超乎想象的地下空间,穹顶高悬,隐没在黑暗中,看不清具体高度。空间的中央,是一座以整块巨大白玉雕琢而成的高台,呈圆形,高约丈余,四面各有九级台阶延伸而下。
而高台之上,赫然端坐着一具人影!
那人影身着早已褪色腐朽、但依稀能辨出龙纹章彩的帝王袍服,头戴旒冕,虽历经漫长岁月,尸身却并未完全腐化,肌肤呈现出一种黯淡的玉石光泽,仿佛陷入了永恒的沉眠。他面容依稀可见年轻时的英武轮廓,双目紧闭,双手自然垂放于膝上,即便死去不知多少岁月,一股令人心悸的威严与磅礴气息,依旧如同实质般笼罩着整个空间,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甚至有种想要顶礼膜拜的冲动。而那道人影周围胡乱散落了几具如同干尸一般的尸体。
这,定然就是虞朝太祖的遗骸!
更令人惊异的是,在那遗骸胸口檀中穴的位置,隐隐有一团柔和却凝练无比的金色光晕在缓缓流转,仿佛孕育着一轮微缩的太阳。那光晕之中,蕴含着难以想象的庞大能量,仅仅是远远感知,便让林青阳体内的青冥真气产生了一阵雀跃般的共鸣,而那截沉寂的桃花枝,也传来了一丝极其细微的温热感。
“太祖……遗蜕!”慕容变失声低呼,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亲眼见到先祖的遗骸,以及那传说中的太祖真气,依旧让他心神剧震,难以自持。他死死盯着那团金色光晕,眼中闪烁着无比复杂的光芒——有敬畏,有渴望,更有一种深藏的、近乎偏执的占有欲。
林青阳与沈孤雁也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尤其是林青阳,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那团金色光晕所蕴含的力量层次,远超他目前的理解,甚至比师尊青冥子偶尔流露出的天人气息,更多了一份堂皇霸道与岁月的沉淀。
三人的目光很快从太祖遗骸移开,落在了高台四周那光滑如镜的玉璧之上。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古体文字,以及一些真气运行路线的简图。
“是那末代皇子壁刻!”沈孤雁轻声道。
三人快步上前,仔细阅读起来。壁刻的内容,以那太祖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娓娓道来,揭开了一段尘封数百年的兴衰秘辛。
开篇记载的,正是太祖的崛起。“余少时微末,偶得机缘,窥武道之妙,三十而成宗师,七十而悟天人……” 文字间充满了自信与豪情,描绘了他如何凭借绝顶武力,在南方群雄并起、大晋虎视眈眈的乱世中,横扫六合,奠定虞朝基业的过程。这与之前壁画所见相互印证。
紧接着,壁刻语气一转,带上了几分凝重与忧虑。“然,武道通神,亦可覆国。天人之力,非常人可制。朕在,则国稳;朕若去,后世子孙,何以镇宵小,守社稷?” 他意识到,一个王朝的兴衰过于依赖某个绝世强者的存亡,并非长久之计。
于是,他晚年倾尽心血,结合自身武道与对江山气运的感悟,创出了一门惊世骇俗的功法——《真龙渡厄功》!“此功之要,在于‘渡’。每代虞皇可于坐化之前,将毕生修为之半,凝为‘真龙本源’,无损无耗,渡于继位者之身,令其立成半步天人,足以威压当世,护我虞室!” 这便解释了为何虞朝前几代君主,皆拥有远超常人的武力。
然而,壁刻的后半段,却充满了无奈与悲凉。“然,天道有衡,岂能尽如人意?朕之初衷,乃盼后世子孙,凭此根基,勤修不辍,再攀高峰。岂料……子孙不肖,血脉之力代代衰减,于武道之悟,亦远逊前人。《真龙渡厄功》所传本源,虽依旧磅礴,然受者根骨、悟性不足,所能吸纳运用者,十不存一,甚或更少……” 传承的效果,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后期,所谓的“半步天人”,可能仅仅比普通宗师稍强,甚至只是初入宗师之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