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初升,王家村已经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村民们扛着铁锹、推着独轮车,在红警士兵的指挥下挖掘战壕、搬运沙袋。就连老人和妇女也加入了后勤队伍,烧水做饭,照顾孩子。
林骁站在村口的制高点上,俯瞰着整个防御体系的建设进度。根据情报,日军的扫荡部队最迟三天后就会到达,他们必须在这之前完成所有防御工事。
“指挥官,六个机枪碉堡的基座已经完成,正在浇筑混凝土。”工程师报告道,“预计今天下午就能全部完工。”
林骁点点头:“加快进度,我要在中午前看到碉堡主体建成。”
在他的规划中,王家村将成为阻击日军的第一道防线。这个村庄地处交通要道,村后的山丘是天然的屏障,村前的开阔地则能让日军的进攻部队完全暴露在火力之下。
“司令,战壕的挖掘进度比预期要快。”刘顺抹了把汗,指着正在劳作的村民,“乡亲们都很卖力,照这个速度,今天就能完成主干战壕的挖掘。”
确实,村民们展现出了惊人的积极性。他们深知日军扫荡意味着什么——烧杀抢掠,寸草不留。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协助红警军团拼死一搏。
“刘副司令,组织青壮年民兵学习使用这些工事。”林骁吩咐道,“虽然他们不直接参与正面作战,但要熟悉如何在战场上生存和转移。”
“明白!”
村后的山坡上,六座机枪碉堡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红警工程师们使用特殊的快速凝固材料,配合当地的石料和木材,建造出兼顾防御力和隐蔽性的工事。每座碉堡都占据着关键的火力点,可以相互支援,形成交叉火力网。
一个老石匠看着工程师们施工,忍不住赞叹:“老汉我砌了一辈子墙,从没见过这么快的速度!这些长官真是神人!”
更让村民们惊讶的是,红警士兵们在建造工事的同时,还在关键位置埋设了地雷和绊索。一条条隐蔽的交通壕将各个防御点连接起来,方便部队机动。
中午时分,当最后一座碉堡完成主体建设时,林骁亲自检查了整个防御体系。
“一号碉堡控制村口大道,射界开阔。” “二号、三号碉堡扼守两侧山坡,形成交叉火力。” “四号碉堡作为预备阵地,五号、六号碉堡保护后方撤退路线。”
周勇跟在林骁身后,忍不住赞叹:“司令,这个防御体系简直完美!日军要是敢来,必定让他们碰得头破血流!”
林骁却微微摇头:“还不够。日军有一个大队的兵力,光是正面强攻就够我们受的。必须在防御体系中预留反击的通道。”
他指着地图上的几个点:“这里,这里,还有这里,要预留出击通道。等日军进攻受挫时,我们的装甲分队可以从这些位置突然出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就在这时,负责外围警戒的军犬突然发出急促的吠叫声。驯导员立即报告:“指挥官,军犬示警,村外发现敌军!”
林骁立即举起望远镜,只见村外两公里处的土路上,一队日军士兵正在向村庄方向前进。大约二十人左右,应该是日军的先头侦察部队。
“来得比预计的要早。”林骁冷静地下令,“全体进入战斗位置,按照预定计划执行。记住,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开火!”
刚刚还在忙碌的村民们迅速躲进防空洞,红警士兵们则悄无声息地进入各自的战斗岗位。刚刚建成的碉堡射击孔缓缓打开,黑黝黝的枪口对准了村外的土路。
林骁带着周勇登上村中央的了望塔,这里可以俯瞰整个战场。
日军侦察队显然很谨慎,他们在距离村庄一公里处停下,派出两个尖兵向前摸索。这两个日军士兵端着步枪,小心翼翼地靠近村口。
“司令,要解决这两个尖兵吗?”周勇低声问道。
“不,放他们进来。”林骁的嘴角露出一丝冷笑,“让他们看看我们为他们准备的‘惊喜’。”
两个日军尖兵战战兢兢地摸进村口,当他们看到空无一人的街道和刚刚修建完成的防御工事时,脸色顿时大变。
“八嘎!支那人在修建工事!”一个日军尖兵惊呼道。
另一个则更加敏锐地注意到了那些伪装巧妙的机枪碉堡:“快回去报告!这里已经建立了坚固的防御!”
两个尖兵转身就要逃跑,但已经太迟了。
“拿下他们!”林骁下令。
四条军犬如同离弦之箭般从隐蔽处扑出,精准地将两个日军扑倒在地。红警士兵迅速上前,将这两个吓得魂飞魄散的日军俘虏拖进村内。
村外的日军侦察队见尖兵久久不归,开始骚动起来。带队的一名少尉举起望远镜观察村庄,但除了空荡荡的街道,什么也看不到。
“狡猾的支那人...”日军少尉咬牙切齿,“撤退!立即向大队长报告!”
剩下的十八名日军迅速后撤,很快就消失在了土路的尽头。
周勇有些遗憾:“司令,为什么不把他们全部留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