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刚刚跃出地平线,新编第三排的三十名动员兵已经在操场上整齐列队。这些新战士眼中闪烁着战意,迫不及待地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
林骁站在队列前,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经过一夜休整,这些新兵已经完成了基础战术程序的灌输,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同志们,”林骁的声音在清晨的空气中格外清晰,“根据村民报告,周边三个村庄正在遭受日军散兵游勇的劫掠。这些鬼子在主力被歼灭后,化整为零,骚扰百姓。我们的任务,就是在一个小时内,彻底肃清这三个村庄的敌人!”
“保证完成任务!”三十个声音齐声回应,气势如虹。
刘顺带着几个民兵匆匆赶来:“司令,都准备好了。民兵负责战后安抚工作和物资运输。”
林骁点头,转向新任的三排排长周勇:“周排长,这是你们排的首次作战。记住战术要点:快速突进,精准打击,避免伤及百姓。”
“明白!”周勇敬礼,转身下令,“全体登车!”
五辆装甲运兵车轰鸣着驶出基地,扬起一片尘土。林骁坐在头车中,通过车载电台与各车保持联络。
“指挥官,第一站王家村还有五分钟到达。”周勇报告。
透过车窗,已经可以看到王家村的轮廓。这个百来户人家的村庄此刻静得可怕,村口看不到往常忙碌的村民,只有几缕黑烟从村中升起。
“停车,徒步接近。”林骁下令。
车辆在村外五百米处停下,士兵们迅速下车展开战斗队形。两条军犬率先冲出,很快又折返回来,发出低沉的呜呜声。
“军犬发现两个日军在村口警戒。”驯导员报告。
周勇打了个手势,两名狙击手立即占据有利位置。通过瞄准镜,可以清楚地看到两个日军士兵正靠在村口的磨盘旁抽烟,步枪随意地放在脚边。
“砰!砰!”
两声几乎合为一体的枪响,两个日军应声倒地。
“突击组,上!”
两个班的动员兵立即向村内推进。他们以娴熟的战术动作穿过村道,三人一组互相掩护。刚进村不久,就听到一阵日语叫骂声和女子的哭喊声。
“两点钟方向,五个日军正在抢劫民宅!”前方侦察兵报告。
周勇立即下令:“一班左翼包抄,二班右翼压制,速战速决!”
士兵们迅速行动。左翼的动员兵悄无声息地绕到民宅后方,右翼的士兵则占据街角位置。当日军拖着抢来的粮食和鸡鸭走出民宅时,等待他们的是密集而精准的火力。
“哒哒哒...”短促的点射声中,五个日军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就全部倒地。
被救的村民惊魂未定地看着这一切,一个老妇人颤巍巍地走上前:“你们...你们是...”
“大娘,我们是红警军团,来打鬼子的!”周勇扶住老人,“村里还有多少鬼子?”
“还有七八个,在村公所那里...”老人指着村子中央的方向。
队伍立即向村公所推进。果然,七个日军士兵正在那里饮酒作乐,抢来的物资堆了一地。看到突然出现的红警士兵,他们慌忙去抓武器。
但动员兵的动作更快。一阵精准的射击后,七个日军全部被击毙。从进村到肃清所有敌人,整个过程只用了十五分钟。
“报告指挥官,王家村已肃清,歼敌九人,我方无伤亡。”周勇通过无线电报告。
“很好。留下一个班协助民兵安抚村民,其他人立即赶往下一个目标。”
在李家庄,战斗更加顺利。这里的六个日军散兵正在强迫村民为他们做饭,结果被从村外潜入的军犬率先发现。在军犬的配合下,动员兵们悄无声息地解决了所有敌人,村民们甚至没听到枪声。
当队伍到达最后一个目标赵家屯时,这里的日军已经闻风而逃。村民们告诉林骁,大约有十多个日军在听到车辆声音后就仓皇逃往村外的山林了。
“追不追?”周勇请示。
林骁看了看时间:“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保护村庄。清理战场,统计战果。”
一个小时的限时作战圆满结束。三个村庄全部肃清,共歼敌二十三人,缴获步枪十九支。更重要的是,村民们重新获得了安全感。
王家村的老村长拉着林骁的手,老泪纵横:“长官,你们要是再晚来一步,村里那几个姑娘就要遭殃了...这些天杀的小鬼子!”
“老人家放心,以后这一带由我们保护。”林骁安慰道。
村民们自发地拿出粮食和物资慰劳部队。虽然红警士兵不需要进食,但林骁还是让刘顺收下了这些心意——这是军民鱼水情的体现。
“司令,村民们还捐出了很多废旧金属。”刘顺指着几辆装满废铁的板车,“估计能转化五百单位金属。”
就在队伍准备返回时,一个放羊的少年急匆匆地跑来:“长官,我在北山放羊时,发现了一个鬼子的秘密据点!”
林骁精神一振:“在什么地方?有多少鬼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