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门的血迹尚未干透,一场新的风暴,又在朝堂之上掀起。
早朝。
朱平安依旧站在龙椅之侧,代天子主持。
经过了“赎买”和“斩首”两轮清洗,朝堂上的文臣队列,显得更加稀疏了。剩下的人,一个个都跟鹌鹑似的,低着头,不敢与我对视。
“诸位大人,有事启奏。”我淡淡地开口。
底下鸦雀无声。
“既然无事,那本王就说几件事。”
我转向新提拔起来的户部尚书张茂。
“张尚书。”
“臣在。”张茂赶紧出列,态度恭敬无比。
“国库现在有多少钱了?”我直接问道。
张茂从袖中取出一本账册,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抖:“回禀王爷!托王爷洪福,经过‘罪臣赎买司’的清缴,如今国库共计入库白银两千一百万两!黄金三十万两!另有良田六十余万亩,各地商铺、矿山、盐场等产业,折价不下千万两!如今我泰昌国库之充盈,乃是百年来之未有!”
“哗!”
这个数字一报出来,整个太和殿,再次一片哗然。
两千一百万两白银!
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在京城保卫战之前,王安康连五十万两的军饷都拿不出来。
而现在,国库里的钱,翻了四十多倍!
那些武将们,一个个听得眼睛都直了,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这么多钱,能换多少精良的铠甲?能招募多少强壮的士兵?能打多少场大胜仗?
而那些文臣们,则是心情复杂。他们一方面震惊于瑞王敛财手段之酷烈,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国库充盈,对整个国家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我看着底下众人的反应,心里一片平静。
这些钱,本就该是国家的。我只不过,是让它们从那些蛀虫的私库里,回到了它们应该在的地方。
“很好。”我点了点头,看向张茂,“钱有了,接下来,就是怎么花的问题。”
“本王决定,从今日起,我泰昌所有官员,俸禄,翻倍!”
“轰!”
这个决定,像一颗炸雷,在朝堂上炸响。
所有官员,都猛地抬起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俸禄翻倍?
自泰昌开国以来,官员的俸禄就一直很低。这也是为什么,贪腐之风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瑞王竟然要给所有官员加薪,而且是直接翻倍?
“王爷……此举,是否有些……”吏部尚书卫衡才的位置,已经被一个叫郭凝海的人顶替。此人是原吏部右侍郎,为人还算正直,但思想有些保守。
“郭尚书是觉得,不妥?”我看向他。
“臣不敢。”郭凝海硬着头皮说道,“只是,官员俸禄乃是祖制,轻易改动,恐怕会引来非议。而且,一次性翻倍,朝廷的开支,将会大增……”
“钱,本王有的是。”我直接打断了他,“至于祖制?祖制就是让人不贪污,也能活得体面。现在的祖制,做得到吗?”
郭凝海被我问得哑口无言。
我继续说道:“本王给你们加薪,是让你们能养家糊口,活得有尊严。但本王也要把丑话说在前面。”
我的声音,陡然变冷。
“从今天起,谁要是再敢贪,再敢伸手。就别怪本王的刀,不认人!”
“本王不介意,再在午门外,多搭几个台子!”
所有文臣,都感到一股寒气从脚底板升起。
他们明白了。
这是瑞王在给他们画道。
一边是高薪养廉的胡萝卜,一边是杀人见血的大棒。
路怎么选,就看他们自己了。
“臣等,谢王爷隆恩!誓死为朝廷效力,绝不敢贪赃枉法!”
短暂的沉默后,以郭凝海为首的文臣们,黑压压地跪了一地。
这一次,他们的声音,听起来,要真心实意得多。
解决了官员的问题,我接着宣布了第二项决定。
“传令,京畿大营,镇南军,以及各地卫所,所有将士,军饷,同样翻倍!战时,另有补助!”
“戚继光,赵云,李朔!”
“末将在!”三员大将齐齐出列。
“本王命你们,即刻开始扩军!京畿大营,扩充至十万人!镇南军,扩充至八万人!赵云,本王允你,组建三万‘白马义从’,所有装备,战马,皆由国库拨付,要用,就用最好的!”
“末将,遵命!”
戚继光三人,激动得满脸通红,声音都喊得劈了叉。
十万京畿大营!八万镇南军!三万白马义从!
这是何等强大的兵力!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一支战无不胜的强大军队,正在自己的手中,慢慢成型!
我看着他们激动的样子,心里也是豪情万丈。
兵,是国家的胆。
有了这二十多万精锐,我泰昌,才算是真正有了挺直腰杆的底气!
无论是对内震慑那些宵小,还是对外迎战鸿煊、昭明那样的强敌,我都有了足够的本钱。
“第三件事。”我的目光,转向了工部尚书苏建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