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之滨的生活,如同缓缓展开的一幅水墨长卷,恬淡,宁静,带着江南水乡特有的温润气息。顾长钧与沈如晦彻底褪去了“少帅”与“夫人”的光环,成为了这座小城里最不起眼的住户——顾先生与顾太太。
他们住的宅子白墙黛瓦,带着一个小小的院落,推开后窗,便是烟波浩渺的太湖,远处青山如黛,近处垂柳拂堤。院子里,顾长钧亲手移栽了几株梅树、一丛翠竹,又辟了一小块地,种了些时令菜蔬。沈如晦则沿着墙根种满了蔷薇和牵牛花,春日里便是一墙的姹紫嫣红。
生活琐碎而真实。顾长钧学会了挑水、劈柴,起初笨手笨脚,不是打翻了水桶,就是劈柴震得虎口发麻,但他乐此不疲,仿佛在这些最基础的体力劳动中,找到了某种脚踏实地的踏实感。他甚至还跟邻居老翁学起了钓鱼,常常在晨雾未散时便扛着鱼竿出门,在湖边一坐就是大半天,归来时竹篓里或许只有几尾小鱼,眉宇间却带着前所未有的松弛与惬意。
沈如晦则重新拾起了针线,不再绣那些繁复华丽的图案,而是为顾长钧和念雪缝制舒适贴身的家常衣物。她也开始学着下厨,江南的饮食清淡精致,与她熟悉的北方口味大不相同。她对照着从市集上买来的食谱,一点点摸索,从最初的手忙脚乱、不是咸了就是淡了,到后来也能像模像样地端出几道清爽可口的苏帮小菜,如清炒虾仁、松鼠鳜鱼、腌笃鲜等。每当她在厨房忙碌时,顾长钧便会抱着念雪,倚在门边看着,目光温柔得能滴出水来。
念雪是最大的受益者。她不再是帅府里被众多仆妇环绕、行动受限的大小姐,而是成了巷子里孩子们的头儿,带着一群小伙伴爬树、掏鸟窝、在青石板路上追逐嬉戏,晒得皮肤黝黑,笑声却比以前响亮畅快得多。顾长钧亲自为她启蒙,教的不是四书五经,而是《千字文》、《声律启蒙》,偶尔兴致来了,还会教她认几个简单的兵法阵图,权当游戏。
他们如同这世间最寻常的夫妻,每日为柴米油盐操心,为孩子的成长欣喜,也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拌嘴。比如顾长钧钓鱼空手而归,沈如晦会笑着打趣他“顾先生今日又去喂鱼了”;而沈如晦若是不小心烧糊了菜,顾长钧也会皱着鼻子,故意做出夸张的嫌弃表情,然后在她的嗔怪声中,将菜吃得一干二净。
布衣蔬食,甘之如饴。这种褪尽铅华、返璞归真的生活,让他们都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心与满足。过往的刀光剑影、权力倾轧,都像是上辈子的事情,遥远得不真实。只有偶尔在深夜,顾长钧从梦中惊醒,下意识去摸枕边的配枪却摸了个空时,才会恍惚记起自己曾经的身份。而这时,沈如晦总会适时地靠过来,握住他的手,用她温软的体温,驱散他心头那片刻的寒意。
他们小心地维系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平静,几乎不与外界过多接触。邻居们只知这对夫妇是北方来的落魄文人,性情温和,与世无争。没有人知道,这个每日穿着粗布长衫、在院子里侍弄花草的男人,曾是搅动江北风云、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江北王”;也没有人知道,这个挽着菜篮、与菜贩讨价还价的温婉女子,曾是在帅府内宅运筹帷幄、稳定后方的“顾夫人”。
隐于江南,匿于市井。他们如同两颗被磨去棱角的珍珠,沉入生活的底层,收敛了所有光芒,却在这平淡如水的日子里,品味到了人生最本真的滋味。
喜欢路灯下遇见你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路灯下遇见你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