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0日上午9点,网易游戏总部的会议室。
空气中弥漫着咖啡与代码的混合气息。高浪坐在主位,左手边是网易游戏副总裁李哲、《甄嬛传》游戏主策划陈龙,右手边是腾讯游戏IP合作部经理王浩、《西域歌者》游戏音乐总监安迪,角落还坐着《大国工匠》VR游戏技术负责人陈明——这场会议的核心,是敲定三大IP的游戏联动细节。
“先从《甄嬛传》的古风养成游戏说起。”李哲率先开口,调出游戏Demo演示画面:玩家化身故宫宫女“凌薇”,初始场景为“绣作监”,需通过“学习刺绣”“完成宫廷礼仪任务”提升“声望值”,解锁与静和公主、甄嬛的互动剧情,最终成长为“宫廷非遗传承人”。“目前游戏的核心玩法已确定,但有两个争议点:一是美术风格,团队有人想走‘唯美仙侠风’,吸引年轻玩家;二是付费模式,运营团队建议加入‘氪金抽服饰’,但担心破坏IP的文化严肃性。”
陈龙补充道:“我们做过用户调研,70%的《甄嬛传》原着粉希望‘美术贴近清代宫廷真实风貌’,而不是浮夸的仙侠风;至于付费,65%的玩家反感‘氪金抽卡’,更接受‘付费解锁非遗课程’——比如花6元解锁‘打籽绣教程’,既能学技法,又能获得游戏内的刺绣道具。”
“必须坚持‘文化真实’优先。”高浪手指指向屏幕上的清代宫廷服饰参考图,“美术风格由李教授和哈力联合审核——宫女服饰的纹样必须符合《大清会典》记载,比如‘素色绸裙配缠枝莲纹镶边’,禁止出现‘露肩、高颅顶’等不符合历史的设计;付费模式就采用‘非遗课程解锁’,同时将游戏内10%的非遗课程收入捐赠给故宫文物修复基金,既兼顾商业化,又强化IP的文化属性。”
李哲立刻安排调整,同时透露一个消息:“星光传媒昨天联系我们,想合作《草原歌声》的古风游戏,开出‘投入2亿研发费+分账比例提高5%’的条件,还承诺让林潇潇担任游戏代言人。不过我们更看好《甄嬛传》的文化底蕴,只是需要你们尽快确定美术和付费方案,避免夜长梦多。”
高浪点头,随即转向《西域歌者》的音乐节奏游戏——这是与腾讯游戏合作的重点项目。王浩调出游戏玩法演示:玩家通过手机屏幕模拟“冬不拉弹奏”,屏幕上会出现不同颜色的“音键”,对应冬不拉的不同琴弦,需在节拍内点击音键,完成《黑走马》《丝路回响》等剧中曲目;每解锁一首曲目,会弹出“音乐科普卡”,介绍曲目背后的新疆民乐故事,由安迪配音讲解。
“目前遇到的问题是‘玩法单一’。”王浩坦言,“传统音乐节奏游戏容易让玩家审美疲劳,测试中已有30%的玩家反馈‘只是点击屏幕,没感受到冬不拉的真实魅力’。我们考虑加入‘虚拟乐器定制’,让玩家能自定义冬不拉的琴身图案,但担心偏离‘民族音乐传承’的核心。”
安迪立刻提出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在游戏中加入‘真实冬不拉演奏采样’——玩家点击音键时,发出的声音不是合成音,而是我用不同力度弹奏冬不拉的真实录音;同时,加入‘民乐合奏模式’——玩家可以邀请好友,分别扮演‘冬不拉手’‘弹布尔手’‘手鼓手’,共同完成一首新疆民乐,体验民族音乐的协作魅力。”
这个建议得到一致认可。高浪补充道:“再加入‘线下联动’——玩家在游戏中获得‘满级民乐证书’,可凭证书免费参加新疆文旅厅的冬不拉体验课,实现‘游戏-线下文旅’的闭环。星光的《草原歌声》游戏只有‘流量明星+简单节奏’,没有这种文化深度,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
最后,会议聚焦《大国工匠》的VR模拟游戏——这是与幻维数码联合开发的硬核项目,计划登陆PC端和VR设备。陈明戴上VR设备,现场演示游戏核心玩法:玩家化身《大国工匠》剧中的年轻焊工,在航天车间场景中,需根据屏幕提示调整“焊枪角度(30°-45°)”“电流强度(120A-150A)”,完成“发动机涡轮叶片焊接”任务;操作失误时,会弹出航天工程师张伟的语音指导,解释“为何温度必须控制在1500℃±5℃”。
“目前最大的挑战是‘设备门槛’。”陈明摘下VR设备,语气凝重,“VR设备的普及率还不高,预计只有20%的玩家能体验完整玩法;而且游戏的专业度较高,测试中40%的普通玩家反馈‘看不懂焊接参数,玩起来有挫败感’。”
高浪提出“双版本策略”:“第一,开发‘轻度手游版’——简化操作,玩家只需通过‘滑动屏幕调整焊枪’完成任务,重点传递‘航天工匠的坚守’剧情,吸引大众玩家;第二,与全国100家科技馆合作,设置‘《大国工匠》VR体验区’,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既降低设备门槛,又能实现科普价值。同时,在游戏中加入‘工匠成长日记’——记录玩家从‘新手焊工’到‘航天专家’的过程,解锁周子轩饰演角色的幕后拍摄花絮,增强玩家粘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