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0日,北京电影学院的阶梯教室内座无虚席,舞台上方悬挂着“浪潮传媒2008新人选拔大赛”的横幅,红色背景板上“寻找下一个星光”的标语格外醒目。高浪坐在评委席中央,身旁是杨蜜、北电表演系主任张教授,还有浪潮影视制作中心的总监周姐——这是公司“人才挖掘计划”的第一站,目标是从全国艺术院校筛选出有潜力的影视新人。
“下一位,08号选手,张子枫。”主持人的声音落下,一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少女走上舞台,手里攥着剧本,眼神里带着一丝紧张却又透着灵气。她表演的是一段《归途》中的独白,饰演的少女在战乱中寻找亲人,从哽咽到坚定的情绪转变,让台下的评委频频点头。
“你的情绪很细腻,尤其是眼神的变化,很有感染力。”杨蜜率先开口,语气带着赞赏,“但台词的节奏感还需要加强,比如‘我一定会找到他’这句,要更有力量,突出坚定感。”
张子枫认真记下,轻声回应:“谢谢杨蜜老师,我会改进的。”
高浪放下评分表,笑着提问:“为什么想当演员?有没有自己想挑战的角色类型?”
“因为演员可以体验不同的人生。”张子枫抬起头,眼神明亮,“我想挑战‘复杂的少女角色’,比如有秘密的学生、在困境中成长的女孩,不想只演‘傻白甜’。”
“很好。”高浪点头,“浪潮的新人培养计划,就是要让每个演员都能找到自己的特色。如果你签约,我们会为你量身定制培训方案,还会让你参演《青春正好》的番外篇,从配角开始积累经验,愿意吗?”
张子枫眼睛瞬间亮了,用力点头:“我愿意!谢谢高总!”
选拔持续了一整天,共选出12名影视新人,除了张子枫,还有擅长古装戏的李沁、喜剧天赋突出的彭昱畅、台词功底扎实的胡先煦。高浪看着名单,对周姐说:“把这12人分成‘潜力演员组’和‘储备演员组’,潜力组直接进入《青春正好》番外和《西域恋歌》的拍摄,储备组先进入培训中心,接受三个月的系统培训,由杨蜜和刘一菲担任导师。”
周姐补充道:“北电的张教授刚才跟我说,愿意和我们共建‘新人实训基地’,他们推荐的学生可以优先进入浪潮实习,我们也可以派资深演员去北电授课,互利共赢。”
“求之不得。”高浪笑着回应,“让人力资源部立刻跟进,下周就签订合作协议。”
离开北电,高浪马不停蹄地赶往“798艺术区”,那里有一场独立音乐人的演出——这是“音乐人才挖掘计划”的关键一站。浪潮音乐负责人张伟早已在现场等候,手里拿着一份名单:“高总,今天重点关注三个音乐人:唱作歌手周深,嗓音独特,擅长古风和民族音乐;制作人郭顶,曾为多位歌手写过爆款歌曲,现在想转型做影视OST;编曲师陈曦,擅长将传统乐器与现代音乐结合,很符合我们的‘民族音乐’方向。”
演出开始后,周深的一首《大鱼》惊艳全场,空灵的嗓音让高浪眼前一亮。演出结束后,高浪在后台见到了周深,对方穿着简单的T恤牛仔裤,带着几分腼腆:“高总,您找我?”
“你的嗓音很有特色,很适合影视OST。”高浪开门见山,“浪潮正在制作《西域恋歌》的原声专辑,想邀请你演唱插曲《大漠孤烟》,同时想签下你的独家音乐经纪约,我们会为你打造‘影视OST+个人EP’的双轨发展路线,怎么样?”
周深有些意外,又带着期待:“我之前也接触过其他公司,但他们只想让我唱商业歌曲,我想做有文化内涵的音乐……”
“浪潮支持你的创作自由。”高浪打断他,“《大漠孤烟》的歌词由新疆诗人创作,旋律融合了冬不拉和电子音乐,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调整,我们不会干涉你的创作。另外,我们计划明年为你举办‘民族音乐巡回演唱会’,让更多人听到你的声音。”
周深感动得眼眶泛红:“我愿意签约!谢谢高总给我这个机会!”
随后,高浪又见到了郭顶和陈曦。郭顶担心“影视OST限制创作”,高浪承诺让他担任《江南烟雨》的音乐总监,全权负责电影的配乐和歌曲创作;陈曦顾虑“公司资源倾斜”,高浪则拿出热巴的EP计划,邀请她担任编曲负责人,还承诺让她参与“新疆传统民歌改编计划”。两人最终都同意签约,浪潮音乐的核心创作团队初步成型。
7月15日,综艺人才挖掘在浙江卫视的演播厅展开。综艺部负责人王琳带着团队,面试了近50名综艺导演和策划,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从韩国回来的导演金敏哲——他曾参与制作《Running Man》,擅长户外竞技和情感互动类综艺。
“高总,我想做一档‘文化体验类综艺’,比如让艺人去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体验当地民俗,学习传统技艺,既有趣又有意义。”金敏哲用不太流利的中文介绍自己的想法,“但国内的综艺太注重‘流量’,很少有人愿意做慢节奏的文化类节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