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文鸿先生。”
敦实汉子抬手揉了揉眉心,眉头疙瘩却没半点松动。
“不知为何,近日吾这心里总空落落的!”
“每念及那荀公达寄给文若的信中所言,便莫名怅然若失,总觉要错过些什么!”
名为文鸿的青年闻言,心底亦是涌起一股布局脱离掌控的忧虑。
按他记忆里的历史脉络,马超本不该崛起得如此之早才对!
其中,定然有他没摸清的变故。
好在他早有布局,提前在颍川部署了情报网,监视颍川名士动向。
此前马超命荀攸致荀彧的那两封书信,便是被他的人截下。
信中“共辅汉室、安关中”之语,至今仍压在案头。
他名凌羽,取字文鸿。
他从不像其他玩家般,将此界视作“游戏”。
自踏入这世界第一天起,他便断定,这是个披着“游戏”外壳的真实异世界。
每寸土地、每条人命皆作不得假。
年初,靠着觉醒的【洞察】命格与筹谋,他终于取得了曹操的信任。
这两个月来,又先后助曹操击败黑山贼眭固、驱逐反叛袁绍的匈奴王子於夫罗。
才算坐稳了“第二谋士”之位。
他选曹操,正因曹操选贤任能不论出身。
换作袁绍、袁术,他这般无世家背景、来历不明的人,怕是刚进府门就要被“叉出去”。
而眼前这个身材矮小、细眼长髯之人,便是将来挟天子以令诸侯、搅动天下风云的魏王曹操!
此时正值袁绍与公孙瓒大战之际,双方于龙凑、巨马水?地区爆发?二次会战?。
此时的曹操仍依附于袁绍麾下,借其势当上了东郡太守。
却暗憋一股脱离之心,荀彧、戏志才便是他破局的关键。
正思忖间,门外忽地传来甲胄铿锵声。
一名军士疾步而入,躬身高举竹筒。
“报!主公,陈留太守张邈急信!”
曹操一把抓过竹筒,取出帛书展开,只见其上字迹潦草,末了几行墨痕更是歪歪扭扭:
“青州黄巾百万之众入境,兖州危在旦夕!陈留亦难幸免也,望孟德救我,速提兵来援!”
曹操抓着帛书,眉头拧成一团,声音低沉道:“百万黄巾袭兖州…孟卓有难!”
话毕,手扶剑柄,于在厅中急走两步。
粗重的呼吸声显露出他此时,内心并不平静。
他与张邈乃是莫逆之交,且能有今日,也离不开张邈的资助。
可百万黄巾……
一旁的凌羽却是轻摇手中羽扇,眼底闪过一抹喜色。
心底暗忖:机会,终于来了吗?
他当即上前一步,躬身道:“主公,此乃大好时机,当速速点兵啊!”
曹操猛地转身,细眼中满是惊愕与疑惑。
“文鸿此言何意?吾与孟卓固至交,然东郡方经战火……”
“今兵不过万,将仅元让、妙才、子孝数人,这百万黄巾…吾如何能敌?”
言罢,他仰天长叹,语气里满是无奈。
反观凌羽,却是面色潮红,好似等这一天已经等了许久一般。
他刚要开口,屋内一侧忽有沉稳之声响起。
“主公莫忧!”
循声望去,说话的是一名佩剑文士,年约三十,眼神深邃。
他跨步而出,拱手道:“所谓‘百万黄巾’,多是虚张声势!”
“依我观之,其部众最多三十万,且青壮不足十万,余者皆是拖家带口的老弱妇孺,乌合之众罢了!”
曹操闻言,神色稍缓,却仍摇头:“唉…公台,纵使青壮十万,我区区数千之兵,亦难抗衡啊!”
说着,他手不自觉攥紧了腰间佩剑。
如今大汉分崩离析,诸侯并起。
自己却仅能在这夹缝中求存,挚友有难都无能为力,实在是与“大汉征西将军”的理想相去甚远啊!
“主公且宽心!”
这回,凌羽抢在陈宫之前开口。
他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笑意:“某有一策,非但能解兖州黄巾之祸,更能让主公尽得兖州之地,将那十万青壮收为己用!”
话锋一转,他又道:“主公此前,不还担忧文若、志才二位先生有失吗?”
“若此时发兵南下,屯兵陈留。”
“既可以援助之名就地征兵,亦可提前接应二位,以显主公求贤若渴之心。”
“届时…亦或,别有一番机缘也说不定!”
陈宫站在一旁,眉头不由皱得更紧。
他心中暗自惊疑:“这小子…怎的总能先一步道出我心中所想?”
“莫非…他竟有读心之术?”
曹操凝望着凌羽,见他神色笃定、成竹在胸。
沉吟片刻后猛地握拳:“好!某即刻回信孟卓,这便发兵!”
顿了顿,又问道:“只是,文鸿计将安出?”
……
再说马超一行,自颍川往兖州进发,奔行数十里。
出了颍川,便入了陈国地界。
甫一踏入,眼前景象却与颍川截然不同。
同样是沃野千里,陈国农人耕作间却个个都干劲十足,汗水中亦裹着笑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