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已深,凛王府书房的烛火却依旧明亮。
萧惊寒独自站在窗前,手中握着先帝玉佩,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身上,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也映出他眉宇间尚未完全散去的犹豫。
明日便是与柳嵩在早朝对决的日子,证据虽已集齐,可他心中仍有一丝自我怀疑 —— 自己真的能担起 “皇子” 的责任,带领大靖走出困境吗?
“还在想事情?” 沈清辞端着一碗温热的莲子羹走进来,轻声打破了书房的寂静。
她将碗放在桌上,走到萧惊寒身边,看着他手中的玉佩,瞬间明白了他的心思,“还在怀疑自己能不能担起使命?”
萧惊寒转过身,眼中满是复杂:“清辞,我怕…… 我怕自己辜负先帝的期望,辜负太皇太后的信任,更怕…… 连累你和所有支持我的人。”
“我从小在天狼谷长大,从未学过如何治理国家,如何统领朝臣,我真的能做好这个皇子吗?”
这番话让沈清辞心中一软,她想起前世萧惊寒虽出身低微,却在战场上屡立奇功,心怀天下,若不是柳嵩的陷害,他本可成为一代名将。
“惊寒,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在镇北军军营相遇吗?” 沈清辞轻声开口。
“当时你虽只是个校尉,却能凭借过人的谋略,击退北狄的偷袭,保护了整个军营的士兵。那时候的你,就已经有了守护他人的勇气和能力。”
她握住萧惊寒的手,眼神坚定:“你所谓的‘没学过治理国家’,从来都不是问题。太皇太后可以教你,朝中的忠良大臣可以辅佐你,我也会一直在你身边支持你。”
“你真正拥有的,是对大靖百姓的责任,是对柳嵩的仇恨,是想还天下清明的决心 —— 这些,比任何治国之术都重要。”
萧惊寒看着沈清辞坚定的眼神,心中的犹豫渐渐消散。
他想起太皇太后在密室中对他的期盼,想起苏眉等清鸢卫成员为了支持他不惜受伤,想起镇北军士兵对他的信任 —— 他不能再退缩,不能让所有人的努力都白费。
“你说得对,我不能再怀疑自己了。” 萧惊寒深吸一口气,眼中重新燃起光芒。
“为了祖母,为了父皇,为了大靖百姓,也为了你,我必须担起这个责任,扳倒柳嵩,夺回属于我的一切!”
他将先帝玉佩放在桌上,郑重地看着沈清辞,“清辞,明日早朝,无论发生什么,我都想与你并肩作战,共同面对柳嵩的阴谋。”
沈清辞心中一动,她知道,这不仅是萧惊寒对她的信任,更是两人从 “互相守护” 走向 “共同承担” 的重要一步。
“惊寒,我有个提议。” 沈清辞从怀中取出那枚刻有 “太” 字的玉牌,放在先帝玉佩旁边。
“这玉佩是先帝的信物,这玉牌是太皇太后的信物,它们见证了柳嵩的罪行,也见证了我们的决心。”
“不如我们对着这两件信物起誓,从此刻起,共同扳倒柳嵩,还大靖清明,护彼此周全,永不背弃!”
这个提议让萧惊寒眼中闪过惊喜,他重重点头:“好!我萧惊寒,对着先帝玉佩起誓,此生定与沈清辞并肩作战,共同扳倒柳嵩,还大靖一个朗朗乾坤,若有违背,天打雷劈!”
沈清辞也举起右手,语气庄重:“我沈清辞,对着太皇玉牌起誓,此生定与萧惊寒携手同心,共抗柳嵩,护大靖百姓,护身边之人,若有二心,甘受惩罚!”
誓言落下的瞬间,窗外的月光似乎变得更亮,照亮了桌上的玉佩与玉牌,也照亮了两人眼中坚定的光芒。
起誓完毕,萧惊寒紧紧握住沈清辞的手,两人相视一笑,所有的犹豫、担忧都烟消云散,只剩下对未来的期盼与对决战的决心。
“明日早朝,我们定要让柳嵩血债血偿!” 萧惊寒语气坚定,眼中满是杀意。
沈清辞点头,从怀中取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奏折,上面详细列举了柳嵩的各项罪行,还附上了证据清单。
“这是弹劾柳嵩的奏折,明日早朝,我会与你一同呈上,让文武百官看清柳嵩的真面目。”
“另外,苏眉已经安排好了清鸢卫,在皇宫外待命,若柳嵩发动宫变,我们也有应对之策。”
就在两人商议完毕,准备休息时,书房外突然传来侍卫的急报:“萧殿下,沈小姐,前太医院院判找到了!”
“他被柳嵩的人囚禁在京郊的破庙里,清鸢卫已经将他救出来了,现在正在府外等候!”
萧惊寒和沈清辞大喜过望,立刻让侍卫将院判请进来。
院判虽面色憔悴,却精神尚可,见到萧惊寒,立刻跪地行礼。
“老臣参见皇子殿下!先帝当年被柳嵩下毒害死,老臣亲眼所见,愿在早朝之上指证柳嵩,为先帝报仇!”
萧惊寒连忙扶起院判:“院判大人快快请起,有您的证词,我们明日定能扳倒柳嵩!您先好好休息,明日还要辛苦您出庭作证。” 院判点头应允,被侍卫带去偏房休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