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内的龙涎香弥漫在空气中,却压不住殿内凝重的气氛。
幼帝坐在龙椅上,手指紧紧攥着龙椅扶手,目光扫过阶下的文武百官,最终落在萧惊寒身上。
“萧卿家,” 幼帝的声音带着几分稚嫩,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柳嵩虽已伏法,但其弹劾你‘擅离边境’一事属实,为正军纪,朕不得不暂解你镇北军统领之职,改任京营副统领,协助管理京城防务。”
话音落下,殿内瞬间鸦雀无声。三皇子立刻出列,急声道:“陛下,萧惊寒擅离边境是为了追查柳嵩阴谋,救沈大小姐于危难,并非无故离岗!且他刚平定柳嵩兵变,有功于社稷,怎可如此处置?”
萧惊寒却上前一步,躬身行礼:“臣遵旨。臣擅离边境,确是事实,陛下从轻发落,已是恩典,臣无异议。”
他语气平静,仿佛对兵权的变动毫不在意,可垂在身侧的手却微微收紧 —— 他清楚,幼帝此举既是为了 “正军纪”,也是受朝中部分保守派大臣的影响,此刻若强行反驳,反而会落下 “恃功自傲” 的话柄。
退朝后,萧惊寒刚走出太和殿,沈清辞就迎了上来,眼中满是担忧:“你真的甘心被解职?镇北军是你一手带出来的队伍,交给他人,恐会出乱子!”
“甘心与否,不重要,” 萧惊寒低声说道。
“重要的是,我们不能让柳嵩的残余党羽和北狄有可乘之机。我虽不再是镇北军统领,但京营副统领的职位,足够我掌控京城防务,保护陛下和百姓的安全。”
他转头看向沈清辞,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清鸢卫能否调动?我需要你协助我在京城各城门设置机关预警。”
沈清辞立刻点头:“没问题!清鸢卫随时听候调遣,你需要什么机关,我们都能立刻准备!”
两人匆匆赶往京营总部,萧惊寒刚坐下,就召来自己的亲卫队长:“你立刻带五百亲卫,前往京城的东、西、南、北四门,在城门两侧的隐蔽处设置绊马索和信号烟 —— 绊马索要用坚韧的麻绳,混合铁丝编织,能绊倒战马。”
“信号烟要准备红、黄、绿三种颜色,红色代表北狄来袭,黄色代表党羽作乱,绿色代表安全,一旦发现异常,立刻点燃对应颜色的信号烟。”
“是!” 亲卫队长领命离去。
萧惊寒又拿起笔墨,快速写下一封信,递给沈清辞:“这是给边境副将李统领的信,你派清鸢卫中最擅长追踪和隐蔽的成员,务必在三日内将信送到李统领手中,让他按原计划加强雁门关防御,尤其警惕北狄的突然进攻,切勿因我的职位变动而放松警惕。”
沈清辞接过信,看到信中详细写着边境防御的重点区域和应对北狄的策略,甚至标注了柳嵩可能与北狄联络的暗号,心中满是敬佩:“你早就料到会有今日,对吗?所以提前制定了防御计划。”
萧惊寒点头:“柳嵩虽死,但其党羽仍在,且他与北狄的联络绝不会就此中断。”
“我若不提前准备,一旦北狄进攻边境,京城又发生内乱,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这时,京营统领张大人走进来,神色带着几分傲慢:“萧副统领,陛下让你协助我管理京城防务,你刚上任就调动亲卫,设置什么机关,是不是应该先跟我商量一下?”
萧惊寒抬眸看向张大人,语气平静却带着威严:“张大人,京城刚经历兵变,柳嵩的残余党羽尚未清除,北狄又在边境蠢蠢欲动,情况危急。”
“我调动亲卫设置机关,是为了防范突发情况,保护京城安全,若事事都要商议,恐会延误时机。”
张大人被噎得说不出话,只能冷哼一声:“哼,希望你的机关能派上用场,别到时候弄巧成拙,反而引发恐慌!”
说完,便拂袖而去。
沈清辞看着张大人的背影,皱眉道:“这个张大人,态度傲慢,且他之前与柳嵩走得颇近,会不会有问题?”
“是否有问题,拭目以待,” 萧惊寒眼中闪过一丝警惕,。
“你派几名清鸢卫成员,暗中监视张大人的动向,若发现他与可疑人员接触,或有异常举动,立刻回报。”
夜幕降临,京城的各城门处,亲卫们正借着夜色的掩护,快速设置绊马索和信号烟。
清鸢卫成员则穿梭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一方面协助亲卫布置机关,另一方面暗中排查柳嵩的残余党羽。
沈清辞站在北门的城楼上,看着下方忙碌的身影,心中却仍有一丝不安:“柳嵩的残余党羽和北狄,会不会比我们预想的更快行动?”
萧惊寒走到她身边,递给她一件披风:“无论他们何时行动,我们都已做好准备。只要我们守住京城,守住边境,他们的阴谋就不会得逞。”
他抬头望向边境的方向,目光坚定,“李统领是忠诚可靠之人,有他在,雁门关定能守住;而京城,有我们,有清鸢卫,有忠于皇室的将士,也绝不会被攻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