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窗棂,在戏台的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小木抱着一个沉甸甸的木箱,脚步轻快地走向后台,箱盖缝隙里露出的金线绣纹,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
“木姐姐,你又在翻戏服呀?”刚进后台的小石头凑过来,鼻尖几乎碰到木箱。小木笑着掀开箱盖,一股淡淡的樟脑香混着丝线的气息扑面而来——里面整齐叠放着各色戏服,有绣着孔雀开屏的花旦裙,有镶着云纹的武生靠,最底下压着一件月白色的素面褶子,领口处用银线绣着几枝兰草,针脚细密得像真的长在布上。
“这是上次县剧团的老师留下的,”小木轻抚着那件月白褶子,“她说咱们村的戏台子搭得好,特意送了几件给咱们练手。”她拿起花旦裙往小石头身上比划:“你要不要试试?我教你走台步。”
小石头连忙摆手,指着角落里的布料堆:“我娘让我来拿蓝布条,说要给牛栏做个门帘。”小木眼睛一亮,从布料堆里翻出几块碎布头:“这些花布边角料正好能用上,我帮你缝点花样上去。”
正说着,后台的门被推开,几个姑娘涌了进来,手里捧着刚摘的野菊花。“小木姐姐,咱们想排一出《采菊记》,”领头的杏儿举着花说,“可是没有合适的衣裳……”小木指着箱里的戏服:“这件浅绿的袄裙配菊花正好,我再给你们缀几朵布做的菊花,更像采菊女了。”
她找出针线筐,剪了块鹅黄色的缎子,手指翻飞间,一朵立体的菊花就出现在布上。杏儿看得惊叹:“姐姐,你怎么缝得这么像?”小木笑着把针线递过去:“很简单的,你看,先把布对折,这样剪出来的花瓣两边一样……”
这时,隔壁的王奶奶拄着拐杖进来,看见满箱的戏服,忽然说:“我年轻时也爱唱两句,就是那件红绣袄,当年在镇上比赛还拿过奖呢。”小木赶紧把红绣袄取出来,王奶奶摩挲着袖口的盘扣,眼里泛起光:“那时候没这么好的料子,这件的金线比当年的粗多了……”
小石头在一旁听得入神,手里的蓝布条不知不觉被编成了麻花辫。小木看见,灵机一动:“咱们把布条编起来当腰带,配那件素面褶子,是不是像个隐士?”王奶奶拍着手:“好主意!我年轻时唱隐士戏,就缺这么条腰带。”
日头爬到头顶时,后台已经热闹非凡。杏儿她们穿着缀满布菊花的绿袄裙,在台上走得有模有样;小石头系着蓝布辫腰带,跟着王奶奶学“隐士捋须”的动作;小木则蹲在箱边,给那件月白褶子的袖口加绣兰草,阳光穿过她的发隙,落在针脚密集的布面上,像撒了层碎金。
“吃饭喽——”村头传来吆喝声,大家手忙脚乱地收拾。小木把戏服仔细叠好,放进木箱时,发现王奶奶悄悄塞进来一个布包,打开一看,是几枚磨得光滑的铜扣子,背面刻着小小的“福”字。“这是当年我唱戏时用的,”王奶奶的声音在门口响起,“给你钉在新做的戏服上,保准好看。”
小木捏着温凉的铜扣子,看着满箱的戏服和散落的布头,忽然觉得,这后台就像个百宝箱,藏着的不只是衣裳,还有村里人的手艺、回忆,和一点点慢慢攒起来的热闹。她拿起一枚铜扣子,往那件绿袄裙的领口比了比,心里已经想好,下午要把它缝在最显眼的地方。
喜欢灵根初绽,情定修仙路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灵根初绽,情定修仙路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