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蹲在药铺后院的老槐树下,盯着墙角那个落满灰尘的木箱子发呆。箱子是前几天整理仓库时翻出来的,深棕色的木头带着岁月的温润,铜锁已经锈得打不开,边角被磨得发亮,一看就有些年头了。
“这是以前走方郎中留下的药箱吧?”小木伸手摸了摸箱面,指尖沾了层薄灰,“墨尘哥,你看上面还有字呢。”
墨尘走过来,拂去箱子上的灰尘,露出刻在侧面的两个小字:“安知”。字迹苍劲有力,像是用刻刀一笔一划凿上去的。“应该是上一任药铺主人的东西,听说他年轻时走南闯北,救过不少人。”
“那里面会不会有宝贝?”小木眼睛发亮,找来锤子轻轻敲开锁扣,“咔哒”一声,铜锁掉了下来。
掀开盖子的瞬间,一股混合着干燥草药和旧纸张的气息涌了出来,带着点涩,又有点香。箱子里铺着块深蓝色的粗布,上面整整齐齐码着几样东西:一个青瓷小瓶,几本线装的药书,还有个牛皮纸包,里面裹着些已经干透的植物标本。
小木先拿起青瓷瓶,瓶身上画着简单的兰草图案,打开塞子闻了闻,里面是空的,只残留着淡淡的薄荷香。“好像是装清凉油之类的东西。”
墨尘拿起药书翻看,纸张已经泛黄发脆,上面用毛笔写着工整的小楷,记录着各种病症和药方,旁边还有不少批注,比如“此药虽烈,治急症有神效”“体虚者慎用”,字里行间透着细心。“这些方子很实用,有几个我在古书上见过类似的记载。”
最让他们惊喜的是那个牛皮纸包。打开一看,里面是十几片压平的标本,有叶片、有花瓣,都用宣纸贴着,旁边标注着名字和用途:“紫苏叶,解鱼蟹毒”“金银花,清热解毒”“薄荷,疏风散热”……每一片都保存得很完整,边缘虽然有些卷了,颜色却还能看出原本的鲜活。
“这个好!”小木小心翼翼地拿起一片紫苏叶标本,“比我们现在用的标本册还精致呢。”
这时,坐在门口晒太阳的王阿婆走了过来,看见箱子里的东西,眼睛一亮:“这不是安知先生的药箱吗?我小时候见过他用这个!”
“安知先生?”墨尘问道。
“是啊,”王阿婆回忆道,“他是个特别好的郎中,走街串巷给人看病,从不嫌麻烦。这药箱跟着他去过好多地方,听说有一次在山里救了个猎户,就是用这里面的草药配的方子。”她指着那个青瓷瓶,“这里面以前装的是他自己做的‘醒神散’,夏天中暑了,闻一下就清醒不少,我小时候还偷用过呢。”
小木听得入了迷,把标本一片片放回纸包里,又小心地盖好药箱:“我们把它修一修吧,放在店里当装饰,也是个念想。”
墨尘点头:“好,我找些桐油把箱子擦一遍,铜锁换个新的,这些药书和标本好好收起来,说不定以后能派上用场。”
那天下午,小木和墨尘一起清理药箱。小木用软布蘸着桐油,一点点擦拭木箱,看着它渐渐恢复温润的光泽;墨尘则把药书放进密封的塑料袋里,又找来新的标本册,将那些旧标本小心翼翼地移过去,还在旁边补注了现代的药用知识。
夕阳透过窗户照进仓库,落在焕然一新的药箱上,“安知”两个字在光线下仿佛有了温度。小木摸着光滑的箱面,忽然觉得,这个老药箱里藏着的不只是草药和方子,还有一个老郎中走过的路,看过的病,和一颗医者仁心。
“以后我也要像安知先生一样,”小木认真地说,“认识好多草药,帮好多人看病。”
墨尘看着他眼里的光,笑了:“会的。”
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后院薄荷的清香,像是在回应他们的话。老药箱静静地立在柜角,成了药铺里一个新的秘密,一个连接着过去和现在的纽带。
喜欢灵根初绽,情定修仙路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灵根初绽,情定修仙路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