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窗外万籁俱寂,只有偶尔几声犬吠远远传来。堂屋内,系统光幕散发着稳定的微光,与白炽灯泡的暖黄光晕交织,映照着两个跨越时空的身影。
嬴政那句“颇有兴趣”说得平淡,但沈墨能清晰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分量。这位千古一帝的好奇心一旦被真正勾起,其探究的欲望恐怕如同他当年扫灭六国的兵锋,锐利而执着。
“陛下想了解些什么?”沈墨坐直身体,将手机放在桌上,做好了充当“异世科普员”的准备。他知道,这不仅是满足老祖宗的好奇心,更是加深彼此联系、巩固这脆弱同盟的关键。
嬴政的投影负手而立,玄黑龙袍在灯光下更显深邃。他略一沉吟,首先指向头顶的电灯:“此‘电’,从何而来?又如何遍布……寻常百姓家?”他显然对“电”这种无形无质却又力量磅礴的能量如何被普及应用,最为关注。
“电的来源有很多种。”沈墨整理着思绪,尽量用比喻来解释,“比如,利用水流的力量推动巨大的轮盘,带动一种叫‘发电机’的装置,就能产生电,这叫水力发电。或者,燃烧煤炭,用产生的蒸汽推动轮盘,这叫火力发电。还有,利用风的力量、太阳的光热,甚至……原子核内部的力量,都能发电。”
“原子核?”嬴政捕捉到了这个陌生的词汇。
“呃……可以理解为构成万物的一种极微小的微粒,其内部蕴藏着难以想象的巨大能量。”沈墨比划着,感觉词穷。他点开手机,搜索了一张核电站的示意图,那巨大的冷却塔和复杂的管道系统,让嬴政的目光凝固了。
“燃烧石头(煤),驱动流水,驾驭狂风,乃至攫取微粒之力……”嬴政低声自语,每一个字都带着沉甸甸的分量。他无法想象,后世之人对能量的运用,竟然达到了如此登峰造极、近乎“道”的境界!这远比他所知的任何方士炼丹、祈求鬼神的手段,要强大、可靠得多!
“那这些‘电’,又是如何送到千家万户?”他追问,目光扫过墙壁上那些不起眼的电线。
沈墨又找出了电网分布图和变电站的图片,简单解释了输电网络的概念。“通过这些特殊的‘线缆’,如同血脉一般,将发电之地产生的电力,输送到国土的每一个角落,城市、乡村,乃至偏远的山野。”
“血脉……遍布疆土……”嬴政凝视着那张如同蛛网般覆盖华夏大地的电网图,眼中精光闪烁。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样一套能够将“力量”高效输送到疆域各处的体系,对于一个庞大帝国的统治和建设意味着什么!政令的通达,物资的调配,民力的运用,若能借助此等伟力,效率将提升何止百倍!
“若朕之大秦,有此物……”他下意识地喃喃,后半句虽未说出,但那股深切的遗憾与向往,几乎要透体而出。
紧接着,他的问题转向了更宏观的层面。“此世之华夏,疆域几何?民有几许?以何法统御?可有外患?”这完全是帝王视角的询问,关心的是版图、人口、治理与安全。
沈墨调出世界地图,指着雄鸡状的版图:“此即当今华夏,陆地面积约九百六十万平方里(他换算成了秦制),居世界第三。人口已逾十四万万人。”
“十四万万人?!”纵然以嬴政的定力,听到这个数字时,投影也剧烈地波动了一下!他统一六国时,总人口也不过两三千万!十四万万?这是何等庞大的人口基数!如何养活?如何管理?
“如何……养育如此之众民?”他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
“依靠农业科技的进步。”沈墨找到了一些现代农业的图片——无边的稻田、大型收割机、温室大棚、化肥厂。“通过改良作物种子,使用高效的肥料和农药,利用机械耕种收割,使得粮食产量远超古代。虽仍有挑战,但让所有人吃饱饭,已基本实现。”
看着图片中那金灿灿、望不到边的稻田和钢铁巨兽般的农机,嬴政再次沉默了。民以食为天,能将十四万万人养育起来,此等功业,在他眼中,几近于神迹!
“那统御之道呢?如此广袤疆土,亿万生民,如何确保政令通达,如臂使指?”这是他最核心的关切。
沈墨想了想,没有直接谈论政治体制,而是展示了交通和通讯网络。高铁线路图、高速公路网、机场分布图,以及那覆盖全国的移动通信信号图。
“陛下请看,凭借这些交通工具,从北疆至南陲,昔日需数月行程,如今不过一日之间。凭借手机和网络,朝廷……呃,中枢的政令,瞬息可达地方;地方的民情,亦可迅速上达。”他点开一个实时交通路况图,上面代表车辆的光点密密麻麻,在道路网络上缓缓移动。
嬴政死死盯着那代表着极致流通与连接的网络,尤其是那张显示着无数光点实时移动的交通图,仿佛看到了一个庞大帝国奔腾不息的“气血”运行!
朝发夕至,瞬息万里,舆情直达……这,这不正是他梦寐以求的、绝对掌控下的高效统治吗?!为了书同文、车同轨,他付出了多少心力,而眼前这后世的手段,比他所能想象的极限,还要超越无数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