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透过礁石缝隙,在林野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他猛地睁开眼,手先摸到身边的应急斧——这动作已经成了本能。胸口的钝痛还在,是昨天被野猪撞后的余伤,他扶着礁石慢慢坐起,喉咙干得发紧,像有团火在烧。
怀里的矿泉水瓶昨晚就空了。林野捏着瘪掉的瓶子,目光扫过礁石群外的黑潮,眉头皱得更紧——海水不能喝,昨天发现的蓄水池虽近,却得穿过那段藏着野猪的树林。他摸了摸肚子,昨天摘的海蓬菜早吃完了,空腹缺水,再耗下去撑不了多久。
“必须再去蓄水池。”林野咬咬牙,把防水布叠成小块塞进怀里,拿起应急斧和昨天捡的粗树枝。他没敢走昨天的近路,而是绕着礁石群边缘,往蓄水池的方向绕远路——尽量避开树林深处,只贴着丛林外围走。
礁石上的苔藓经了夜露,滑得能让人摔个跟头。林野把树枝当拐杖,一步一挪地走,鞋底磨得生疼,睡衣裤脚被礁石边缘划得全是破洞,小腿上添了几道血痕。走了约莫一刻钟,耳尖的他又听到了那声“滴答”——比昨天更清晰,像是蓄水池的水位涨了。
他加快脚步,转过一块一人高的礁石,那方嵌在巨石顶端的蓄水池果然映入眼帘。水面比昨天高了些,大概是夜里下了场小雨,池边的海蓬菜长得更鲜嫩,叶片上挂着的水珠晶莹剔透。林野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单膝跪地,直接用手掬起一捧水,仰头就往嘴里灌。
清甜的水流过喉咙,瞬间浇灭了喉咙里的“火”,他连喝了三捧,才恋恋不舍地停下——空腹喝太多冷水容易闹肚子。他摸出空矿泉水瓶,蹲在池边慢慢接水,目光却没闲着,警惕地盯着蓄水池另一侧的礁石缝——昨天那只小动物就是从那儿钻出来的。
接满一瓶水,林野没急着走。他注意到蓄水池边缘的岩石上,除了海蓬菜,还长着几株贴地而生的小草,叶片肥厚,开着细碎的小白花。他记得这草叫“马齿苋”,耐旱耐盐,海边常见,嫩叶能吃,还能清热。他小心地摘了几把,用防水布包好,又多摘了些海蓬菜——这些都是救命的口粮。
刚把野菜包好,林野突然听到身后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他猛地回头,手里的应急斧瞬间举起来——只见昨天那只灰褐色的小动物,正蹲在离他两米远的礁石上,圆溜溜的眼睛盯着他手里的野菜,嘴里还叼着一颗红色的野果,像是在“示好”。
这一次,林野没动。他慢慢放下斧头,学着小动物的样子,把手里的海蓬菜递出去一点。小动物犹豫了一下,放下嘴里的野果,试探着往前挪了两步,见林野没反应,才飞快地叼起一片海蓬菜,转身钻进礁石缝里,只留下那颗红色野果在原地。
林野笑了笑,走过去捡起野果。比昨天那颗更大些,表皮光滑,闻着有股淡淡的甜味。他没敢吃,塞进怀里——或许能留着当诱饵,捕捉些小动物。
水和食物都有了,林野不敢久留。他背着装满水的瓶子,抱着野菜,沿着原路返回礁石缝隙。走回一半,肚子又“咕咕”叫起来,他拿出几片马齿苋叶子,慢慢嚼着,涩中带点微酸,比海蓬菜的口感好些。
回到昨晚的礁石缝,林野先把水倒进嘴里润了润喉,然后把野菜摊在礁石上晾晒——新鲜野菜放不住,晒干了能保存更久。做完这些,他靠在礁石上,拿出那颗红色野果翻来覆去地看。阳光照在野果上,能看到里面细密的果肉纹路,不像有毒的样子,但他还是不敢冒险。
“得找个法子测试毒性。”林野想起以前看的求生节目,有毒的野果大多会让小动物避开。他把野果放在礁石边,然后退到远处,等着刚才那只小动物来“验货”。
等了约莫半个钟头,那只小动物果然又出现了。它先是警惕地看了看林野,然后飞快地跑到野果旁,闻了闻,叼起来就钻进了礁石缝。林野松了口气——既然小动物敢吃,那这野果大概率是安全的。
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礁石灰。现在有水有少量食物,暂时能撑几天,但长期待在礁石缝里不是办法——夜里太冷,还得时刻提防野兽。他想起昨天在沙滩上看到的那片稀疏树林,或许能在那儿搭建个临时的遮蔽所,既能挡雨,又能离水源近点。
林野把晒干的野菜收进防水布,背好水瓶,握紧应急斧,朝着沙滩的方向走去。路过蓄水池时,他又接满了水——多备点总没错。这次他没绕路,直接穿过树林外围,脚步放得极轻,耳朵竖得老高,一旦听到动静就立刻躲进树后。
幸运的是,没再遇到野猪。大概是昨天被海雕吓怕了,树林里静悄悄的,只有风吹树叶的声音。林野很快走到了那片稀疏树林,选了棵树干较粗的树,树干分叉处离地面约一米五,正好能搭个简易的“树屋”——离地面高些,能避开大部分野兽。
他先在树下清理出一片空地,把周围的杂草和枯枝都拔掉,然后开始找搭建用的材料。树林里有不少干枯的树枝,还有一些柔韧性很好的藤蔓。林野用应急斧砍了几根粗细均匀的树枝,作为“树屋”的支架,然后把藤蔓拧成绳子,把树枝固定在树干的分叉处,搭成一个简易的框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