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拿出防水布铺在礁石上,然后用矿泉水瓶一次次地往蓄水池里舀水,把瓶子装满。做完这些,他又蹲下身,仔细观察那几株植物。他记得在野外求生手册上见过类似的植物,叫“海蓬菜”,海边常见,不仅能吃,还能补充维生素。
林野小心翼翼地摘下几片叶子,放进嘴里嚼了嚼,口感微涩,但没有怪味。他放心地多摘了一些,用防水布包好——这可是现成的食物,虽然不多,但聊胜于无。
就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眼角的余光突然瞥见蓄水池对面的礁石缝里,有什么东西动了一下。
林野瞬间僵住,手里的应急斧下意识地举了起来。他缓缓转过头,目光死死盯着那个礁石缝——缝隙很窄,只能容一个人侧身通过,里面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
“谁在那里?”林野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一丝警惕。他屏住呼吸,耳朵竖得老高,仔细听着缝隙里的动静。
几秒钟后,缝隙里传来一阵轻微的“窸窸窣窣”声,紧接着,一个毛茸茸的脑袋探了出来。
那是一只通体灰褐色的动物,体型和兔子差不多大,耳朵很短,眼睛又大又圆,正警惕地盯着林野。它的前爪抱着一颗不知名的野果,嘴里还叼着几根青草,看起来像是在觅食。
林野松了口气,原来是只小动物。他放下应急斧,试图慢慢靠近,想看看这是什么动物——如果能捕捉到,就能解决食物问题。但那小动物显然很警惕,见林野靠近,立刻扔下野果,转身钻进礁石缝里,消失得无影无踪。
“跑挺快。”林野笑了笑,捡起小动物扔下的野果。野果拳头大小,表皮呈暗红色,上面长着细小的绒毛,闻起来有淡淡的果香。他不敢贸然食用,只能装进防水布里——等以后确认安全了再吃。
他站起身,看了看天色。天空依旧是灰蒙蒙的,分不清是上午还是下午,但光线似乎比刚才暗了一些。按照海上的经验,天黑前必须找到合适的避难所,否则夜晚的海边温度骤降,还有可能遭遇野兽。
林野背着装满水的瓶子,抱着防水布和野菜,沿着原路返回沙滩。他没有再继续沿岸边走,而是把目标锁定在刚才看到的丛林边缘——那里有一片相对稀疏的树林,树木之间的空隙较大,阳光能照射进去,看起来比密林深处安全一些。
他走到丛林边缘,停下脚步。地面上覆盖着厚厚的落叶,踩上去软绵绵的,发出“沙沙”的声响。树林里的光线比外面暗了不少,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泥土味和腐烂树叶的味道。他深吸一口气,握紧应急斧,小心翼翼地迈了进去。
刚走进树林几步,林野就感觉到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他低头一看,是一根横躺在地上的树枝,树枝上还缠着几根藤蔓。他弯腰捡起树枝,树枝很粗壮,大概有手臂粗,长度一米左右,材质坚硬,正好可以当拐杖用。
他把树枝扛在肩上,继续往里走。树林里的树木长得很密集,树干上爬满了藤蔓,有些藤蔓上还长着尖锐的刺,一不小心就会被划伤。林野走得很慢,眼睛警惕地观察着四周,耳朵听着周围的动静——除了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偶尔能听到几声鸟鸣,其他什么声音也没有。
走了约莫十分钟,前方突然出现一片相对开阔的空地。空地中央有一棵巨大的榕树,树干粗壮得需要几个人合抱,树枝向四周延伸,形成一个巨大的树冠,像一把撑开的伞。榕树的根部隆起,形成一个个巨大的树瘤,之间的空隙正好可以容纳一个人躺下。
“就是这里了。”林野眼前一亮。这棵大榕树不仅能遮风挡雨,根部的空隙还能当临时的避难所,而且空地开阔,视野好,一旦有危险能及时发现。
他走到榕树根部,仔细检查了一下周围的环境。树瘤之间的空隙很干净,没有杂草和虫子,地面上覆盖着一层干燥的树叶,铺上去应该很柔软。他又绕着大榕树走了一圈,确认没有野兽的脚印和粪便,才放下心来。
林野把防水布铺在树瘤之间的空隙里,然后把矿泉水瓶、野菜和野果放在旁边,又用树枝在空地周围简单地围了一个圈子——虽然起不到什么防御作用,但至少能提醒自己不要走太远。
做完这些,他瘫坐在防水布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从黑潮翻船到现在,他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现在终于有了一个暂时安全的地方,紧绷的神经才放松下来。
疲惫感像潮水一样袭来,林野靠在树瘤上,闭上眼睛,只想好好睡一觉。但他知道现在不能睡,他必须尽快补充体力,还要想办法生火——夜晚的海边很冷,没有火,他很可能会失温。
他挣扎着站起身,捡起应急斧和树枝,准备去附近找些干燥的柴火。刚走了几步,肚子就“咕咕”地叫了起来。他摸了摸肚子,想起怀里的野菜,于是拿出几片叶子,慢慢嚼了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