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汉和帝统治的时期,宫廷之中有一位医术精湛且医德高尚的太医,名叫郭玉。郭玉自幼便跟随老师潜心学习把脉与针灸之术,他凭借着自身的努力与天赋,逐渐掌握了高超的医术。多年来,他秉持着救死扶伤的信念,治好了无数病人,在民间和宫廷中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郭玉在行医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颇为奇特的现象:当他为那些贫贱之人治病时,往往能够手到病除,治愈率极高;然而,当他面对王孙贵族们时,却常常出现治不好的情况。这一现象引发了他的深思,也让他在为贵族治病时倍感压力。
有一次,汉和帝的一位贵人患上了疾病。这位贵人平日里养尊处优,对自身的健康却并不十分在意。汉和帝深知郭玉的医术,为了让郭玉能够为这位贵人好好诊治,他想出了一个办法:让贵人换上一般人的衣服,并且改换了看病的地方,以普通患者的身份让郭玉来看病。
郭玉并不知道眼前这个看似普通的人就是皇帝的贵人。他像往常一样,详细地询问了病人的病情,包括发病的时间、症状的表现以及日常的饮食起居等情况。在充分了解病情后,郭玉便按部就班地应用针灸疗法。他手法娴熟,找准穴位,一针下去,贵人的病竟然立刻就好了。
汉和帝得知这个消息后,感到十分奇怪。他心想,同样是郭玉治病,为何以贵人身份时治不好,换上普通人的装扮就能立刻痊愈呢?于是,汉和帝召来郭玉,询问他其中的原因。
郭玉恭敬地回答道:“用针灸治病,位置的精准至关重要,哪怕差一点儿也不行。当我给王公贵族们治病的时候,他们高高在上,气势威严,我心里难免会产生害怕的情绪,这种情绪使得我在四个方面感到很为难。”
“其一,我不能随意进行诊治。贵族们身份尊贵,我每做一个诊断和治疗的决定都要小心翼翼,生怕有丝毫的差错而惹来麻烦,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医术的正常发挥。”
“其二,怕他们自己不注意,耽误治疗。有些贵族养成了骄纵的习惯,对自己的病情不够重视,不按照医嘱行事,比如该休息时不休息,该忌口时不忌口,这无疑会影响治疗的效果。”
“其三,怕他们体质不好,不能够用足够剂量的药。贵族们平日里生活奢华,缺乏锻炼,身体较为虚弱,对药物的耐受性也较差。我担心用药剂量过大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伤害,而剂量过小又无法达到治疗的目的,这让我十分为难。”
“其四,怕他们好逸恶劳。许多贵族长期过着安逸的生活,缺乏必要的劳动和锻炼,身体机能逐渐退化。这种好逸恶劳的生活方式使得他们的身体难以恢复健康,因此,他们虽然也是我治疗过的,但是有时候就不容易痊愈。”
汉和帝听了郭玉的一番话,认为他说得非常有道理。他意识到,贵族们的好逸恶劳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健康,也给医生的治疗带来了困难。
后来,“好逸恶劳”这个词语便流传开来,用来形容某人贪图安逸,厌恶劳动。其中,“好”是贪图的意思,“逸”指安逸,“恶”表示讨厌、憎恨,“劳”即劳动。这个成语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些不愿付出努力、只想享受舒适生活的人的形态。它提醒着人们,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收获健康的身体、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生活,而贪图安逸、厌恶劳动最终只会让人陷入衰败和困境之中。
喜欢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合集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合集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