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和你四弟相处得怎么样?”
顾青荷忽然问道,两个天才放在一起必有一争,她很担心自己儿子。
“可好了,他们俩一下课就凑在一起讨论学问,还约着一起背书呢。”
三宝一边吃着桌上那盘炸的金黄的小酥肉,一边瘪嘴说道。
想到这个许小熠他就有些生气,感觉自己家的好弟弟被别人给抢了,都跟他不亲了。
明明以前都是他们在一块背书的,主要是三宝背书四宝监督,四宝用不着特意背诵,他看一眼就会,倒背如流。
可如今,四弟都不跟他好了!(/_\)
顾青荷见三宝那气鼓鼓的委屈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你这孩子,还跟人许小熠置上气了。你四弟有个能一起探讨学问的伴儿是好事。
你呀,也别老想着独占你四弟,多一个人陪他,他也能多学些东西。”
三宝撇了撇嘴,小声嘟囔道:“我就是觉得四弟跟我没以前亲了。”
顾青荷摸了摸三宝的头:“傻孩子,亲情哪能这么容易就变呢。你要是也想和他们一起讨论学问,也可以加入呀。”
三宝眼睛一亮,随即又蔫了下去:“我哪有他们那么聪明,我背书都费劲。”
顾青荷鼓励道:“这有什么,勤能补拙。你多花些功夫,肯定也能进步。
而且你和四弟一起长大,感情基础在那儿摆着,他肯定也希望你能和他一起进步。”
三宝听了,重重点了点头:“娘说得对,我这就去找他们,以后咱们仨一起学习!”说完,便风风火火的跑桌上吃小酥肉去了。
四宝宋瑛背着双手迈着小短腿从屋外,方才三哥的话他听见了,对此他不由皱眉。
他不是不愿意跟三哥一起背书温书,而是三哥总拉着他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明明他记忆力没那么差的,可是一背书就睡觉。
夫子在上面讲四书典故,他在下面走神,偶尔还会拉着他说两句闲话,四宝劝过好几次三宝都不听,他气恼了才不肯理他的。
而且就算是他不理他,可三哥不是还有二哥陪着吗?反正二哥跟他是一模一样的。
二宝在学堂里比三宝都还要顽皮一些,经常拿着小木剑挥舞着,还有好几次都不小心在玩闹的时候,误伤了同窗。
他也不爱读四书经典,不过他爱看兵书游记杂书,安静的时候也能安静一阵子,不像三宝那是屁股有刺真坐不住。
对于这两个孩子,宋书宴心里其实是有想法的,老二日后怕是要从军走武人的路子,就算是不从军,往后也是游侠一类的。
至于老三虽然现在看着不靠谱,但这孩子很恋家很依恋爹娘,倒是很适合留在家里守着家业,守着金秋村这一摊子事。
生了这么多的儿子,他跟他娘子的身边总是要留一个,他觉得老三就很合适。
宋书宴的想法顾青荷也清楚,但她依旧是那个想法,无论如何二十岁之前,必须老实呆在学堂或者是书院里读书识字。
孩子太小思想不成熟再加上家里又有钱,就这样放出去很容易误入歧途,而学堂里的氛围相对社会来说是简单纯粹的。
让孩子多在学堂里面待几年不是什么坏事,他们会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未来。
当然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考取功名是最好不过的,有功名在身即便是从商还是做别的,别人都会礼敬三分。
有功名的秀才哪怕是从军,军营里的将军也会重视几分,然后安排文书一类的工作。
二宝若是考一个秀才的功名然后再去从军,被提拔升迁的速度会比旁人快的多。
所以即便是这俩孩子对读书没天赋。顾青荷跟宋书宴两个人也要将他们塞进学堂,不会让他们在家里玩的。
许家的老爷子最终还是走了,两个月时间其实是大夫给出的最乐观的期待。
但实际上许五姑娘回村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那个瘦骨嶙峋的老人就走了。
许老爷子的年龄其实并不大才五十四而已。还没有顾二奎他爹顾老爷子年纪大,人家走的时候都六十几快七十了。
对于许家的这位老爷子,顾青荷他们其实并不熟悉,但因为是邻居的关系,他们还是过去送了一程,给对方上了一炷香。
许老爷子去世后,许五姑娘悲痛沉默了一段时间后,便离开了金秋村。
不过她的儿子许小熠却一直留在金秋的,在学堂里跟四宝宋瑛十分的要好。
两人经常来宋家下棋,下无子棋。
对就是没有棋子只有棋盘的无子棋,而想要做到这一点的双方,就必须记忆极好。
能记住自己的棋也要记住对方的棋,若中间有一人记错,这棋就下不下去了。
顾青荷偶尔看见两个五岁的小朋友盘腿对坐,然后用手虚点空无一子的棋盘,就觉得荒诞,下个棋而已还被他们玩出高级感了。
这个世界是你疯了还是他疯了?
天才的世界果然不懂……
时间一转眼便进入了冬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