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珠坟里肯定有秘密,这些老蚌不可能无缘无故都聚在这里等死,明知这儿有鼋和水獭,都是它们的死对头。”
幸存的小水獭们领教了白毛黄皮子的厉害,纷纷散开不敢靠近。
金花搀着无双继续往小岛中心走去。
越往里走,脚下的老蚌 就越多,各种品种都有。
有的蚌壳上长着像人脸一样的纹路,这叫鬼脸蚌;还有的外壳四周分布着四种不同颜色,这叫彩虹蚌。
有些蚌不知活了多少年,体型大如磨盘,只是里面早已空空如也。
要是它们还活着,体内结出的东珠,估计能值六位数。
江蚌的个头超出了无双的想象,这些老蚌的体型,甚至比深海里的庞然大物还要大上一圈。
他们发现,越往里走,蚌尸的个头也越大。
很难想象坟场最中心的蚌会是个怎样的怪物。
夜空 现了一个黑洞洞的巨型蚌壳,这蚌张着空洞的壳,直径足有一百多公尺,看得无双目瞪口呆。
好家伙,这哪是蚌?分明就是一道巨大的山谷裂缝。
巨蚌里的肉早已腐烂殆尽,里面黑漆漆的不知是什么地方。
无双还没恢复记忆,想不起《千机诡盗》里记载的那个鸭绿江流域流传已久的失落古蚌城传说。
只觉得这巨蚌少说也得活上千年才能长这么大。
巨大的蚌壳入口处堆着许多白骨,像个天然墓地。
当然,它本来就是一处漂浮在江面上的诡异坟场。
是蚌精!金花喊道。
什么是蚌精?无双问。
我们朴家祖辈都是给清朝宫廷采东珠的手艺人。
清朝初年时,鸭绿江畔传说有个千年巨蚌,镇住了江中的地气,它体内结了一颗至尊宝珠,这是我们世代采珠人梦寐以求的宝贝,但从没人见过这只千年蚌精。
我还以为是传说呢,没想到它死在了这儿?
无双继续问道:“当年在鸭绿江给朝廷进献东珠的工匠应该很多吧?为何最终只剩你们朴家这一支了?”
朴金花神色凝重地回答:“确实有很多人,就在如今龙湾屯的位置,曾经有座老蚌城,住满了两岸的采珠人。
可后来不知发生了什么变故,整座蚌城在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幸好那天我们朴家正巧去京城为皇后娘娘呈献东珠,否则采水这一脉恐怕也要断绝了。”说起祖辈的遭遇,她仍感到后怕。
“之后呢?”
金花接着讲述,随着清朝日渐衰落,每年需要进贡的东珠数量逐渐减少。
采水这门手艺本是获取天地灵物的行当,在那个年代属于外八行之一,后来被朝廷划归为憋宝一门。
到了清末民初,便融入了盗门之中。
“盗门?听起来很耳熟,可一时想不起在哪里听说过。”
“盗门与我们朴家渊源颇深,最早可以追溯到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
具体细节我也说不清楚,回去可以问我爹——不,是咱爹。”
其实,年幼的吴功耀是被阴阳玄道途经鸭绿江时捡到的孤儿。
阴阳玄道见他骨骼清奇,天生神力,是个练武的好苗子,便收他为徒,传授了一身绝学。
最终,吴功耀成为了号令盗门群雄的乱世枭雄。
那黑洞洞的巨蚌张开外壳,里面究竟藏着什么无人知晓。
一夜之间消失的古老蚌城,是否就失落在这巨蚌之口?只是关于盗门的秘密,小金花并不知晓,而无双也记忆模糊。
此刻,他只注意到月色渐浓,水下的水獭和小王八数量也难以估量。
看样子,这巨蚌口很可能就是“龙王”的巢穴,而那些堆积的白骨,或许正是村民们献给龙王的少女祭品。
江中的老蚌之所以聚集在此等待死亡,正是因为蚌精的尸骨仍残留着精气,吸引着同类前来。
“哥,我们不能再往前走了,我爹在家会着急的,快回去吧。”金花催促道。
“嗯,是该回去了。”无双并非不想继续探索,他骨子里充满了对未知的渴望,只是双腿已经疼得难以行动。
金花搀扶着他返回,两人登上魂归船,随波逐流。
一个多小时后,他们终于靠岸,但随风飘荡的船只无法选择目的地。
这里究竟是何处,谁也不清楚。
上岸后,眼前是漫山遍野的苍松古柏,似乎已经远离了龙王屯的地界。
就连当地人朴金花也未曾到过此处。
“哎……”突然,林中传来一声叹息,在寂静的夜色中格外清晰。
深更半夜,荒山野岭之中,谁会在此徘徊?况且鸭绿江人都知道夜晚江中有龙王出没,绝不会轻易犯忌——
“谁在那儿?出来!”无双胆大包天,径直朝叹息声传来的方向走去。
肩上的白毛黄皮子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不安地来回跳动。
“哥,别过去,万一遇到山里的精怪怎么办?”金花紧张地拉住他。
“别担心,再可怕的东西我们都见过,刚才那声叹息听着真切,我怕有人需要帮助。”无双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