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林越与苏倾颜按计划前往归墟台探查,顺利完成任务后,返回三清道场。经过归墟台的实战检验,两人都意识到“单一法则”的局限性——林越的时空阵法与越天剑虽强,却需苏倾颜的时间推演与控场配合;苏倾颜的时间法则虽擅长辅助,却缺乏独立的攻伐能力,若遇突发情况与林越分散,很难独自应对。
“我得学一门剑术。”探查结束后的次日,苏倾颜在静心峰的练剑空地上,对林越认真说道,“之前总依赖你的越天剑攻伐,可若真遇到危险,我不能一直躲在你身后——我要自己掌握攻伐手段,既能保护自己,也能帮你分担压力。”
林越眼中满是赞许——苏倾颜从不是只会依赖他人的修士,她的沉稳与要强,正是他最欣赏的地方。他走上前,从储物袋里取出一柄泛着淡金色灵光的长剑——这是他用归墟台附近捡到的“时空冰晶”混合先天金晶炼制的,剑体轻盈,剑刃上布满细密的时间纹路,正是为苏倾颜量身打造的“时序剑”。
“这柄剑给你。”林越将时序剑递到她手中,“剑中融入了时空冰晶,能与你的时间道韵完美共鸣,你施展时间法则时,剑刃会自动引动时间波动,放大剑术的威力。我教你‘时空流剑术’——这门剑术是我结合时空法则创的,没有复杂的招式,只讲究‘随时间流转、顺空间轨迹’,最适合你。”
苏倾颜接过时序剑——剑柄温润,与她的手掌完美贴合,剑中的时间道韵与她体内的道韵瞬间缠绕,仿佛这柄剑本就为她而生。她轻轻挥动剑身,剑刃划过空气,留下一道淡淡的金色轨迹,轨迹周围的时间流速竟微微放缓,正是时间法则与剑术结合的初步效果。
“‘时空流剑术’的核心是‘三式’:滞影、溯光、瞬杀。”林越走到空地上,手持越天剑,示范起第一式“滞影”——他引动空间道韵,轻轻挥剑,剑刃没有斩向实体,而是对着空气划出一道弧线,弧线轨迹处,竟留下了三道重叠的剑影,“滞影的关键,是用时间凝滞道韵,将剑招的‘轨迹’暂时留在空中,形成残影干扰敌人,同时隐藏真正的剑路。”
苏倾颜依言尝试——她握住时序剑,引动一缕时间凝滞道韵,缓缓挥剑。起初,剑刃划过空气只留下一道短暂的痕迹,很快便消散;她没有气馁,反复调整道韵注入的量,渐渐找到节奏:将三成时间道韵凝在剑刃尖端,挥剑时放缓手腕速度,让道韵在轨迹处多停留一息——终于,剑刃划过的地方,留下了一道清晰的金色残影,虽只有一道,却已初具“滞影”的雏形。
“别急,慢慢来。”林越走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腕,调整她的挥剑角度,“手腕再沉一点,道韵别集中在尖端,要顺着剑刃流转,从剑柄到剑尖,形成一道‘时间流’——这样残影才能留得更久,还能与下一道剑招衔接。”
在林越的指导下,苏倾颜的动作渐渐熟练——她能清晰感受到,时间道韵顺着时序剑的纹路流转,剑刃挥动时,不再是生硬的“凝滞”,而是“顺流”般自然,残影从一道增加到两道、三道,最终形成三道重叠的金色剑影,在空中停留了近三息时间,足以干扰敌人的判断。
“太好了!”苏倾颜眼中满是欢喜,刚要继续练习,却被林越按住肩膀:“先别急着练下一式,把滞影练熟——这一式是基础,残影的停留时间、数量、位置,都要精准控制,否则实战中不仅干扰不了敌人,还会暴露自己的剑路。”
接下来的三日,苏倾颜都专注修炼“滞影”——从最初的三道残影、三息停留,练到后来的五道残影、五息停留,甚至能通过调整道韵,让残影呈现出“不同方向”,仿佛同时从多个角度出剑,彻底混淆敌人的视线。林越则在一旁护法,偶尔指出她的不足,或用越天剑模拟敌人的闪避动作,让她在实战场景中练习滞影的运用。
第四日清晨,苏倾颜终于将“滞影”练至熟练,林越开始教她第二式“溯光”——这一式是防御与反击结合的剑招,核心是用“时间回溯”道韵,让剑刃的轨迹“倒流”,格挡敌人攻击的同时,顺着敌人的剑路反击。
“你看。”林越手持越天剑,示意苏倾颜用时序剑攻向他的胸口——苏倾颜依言出剑,剑刃带着金色灵光,直刺林越心口;就在剑刃即将触碰到他时,林越突然引动空间道韵,手腕轻转,越天剑的轨迹竟“向后倒流”,顺着时序剑的剑身滑上,剑尖精准点在苏倾颜的手腕处,迫使她收剑。
“这就是溯光的原理。”林越收回剑,解释道,“不用强行格挡敌人的剑招,而是用时间回溯,让自己的剑‘顺着敌人的剑路走’,既省力,又能快速反击。你试试,用时间道韵包裹剑刃,感受到我的剑招时,别硬抗,让剑刃顺着我的剑势‘倒流’。”
苏倾颜点点头,与林越对练起来——起初,她总习惯用剑硬挡,导致手腕被越天剑震得发麻;后来她渐渐放松手腕,用时间道韵感知林越剑招的轨迹,在两剑即将相撞时,引动时间回溯,让时序剑的轨迹微微倒流,顺着越天剑的剑身滑开,再趁机反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