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诺把顾明远的日志摊在教室的课桌上,指尖划过泛黄纸页上的字迹——最后几页的墨水颜色明显变浅,笔画也比前面潦草,像是写的时候很匆忙。她盯着其中一行“星纹中继器需与观测台节点同步,方能引碎片现形”,眉头皱了起来,之前翻日志时竟没注意到这句话,中继器……会藏在什么地方?
“安诺!”教室后门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小周抱着个厚厚的文件夹跑进来,额头上还沾着汗,“刚才去观测台检查,那台老望远镜的底座又亮了!这次不是星纹发光,是底座侧面的小孔里,往外冒淡红色的烟,跟星纹塔那次的颜色一样!”
安诺立刻合上日志,抓起放在桌角的星核就往门外跑。星核在掌心轻轻发烫,比白天上课时的温度更高,像是也感应到了观测台的异常。两人往顶楼跑,路过三楼走廊时,正好撞见抱着作业本的李雪,她看到安诺急慌慌的样子,立刻跟了上来:“出什么事了?”
“观测台的望远镜不对劲,冒红烟。”安诺简短地解释,脚步没停。等她们冲到观测台门口,就看见林墨和张弛正围着望远镜蹲在地上,张弛的检测仪屏幕亮着刺眼的红光,数值已经超过了“干扰级”,正往“危险级”跳。
“别靠近!”张弛抬头喊了一声,手里的电磁干扰器正对着底座的小孔,“这烟有问题,我刚才用试纸测了,里面含星银粉末,吸多了会让人头晕。”
安诺站在安全距离外,掏出星核。星核的蓝光突然暴涨,在空气中拉出一道细细的光带,正好缠上望远镜的底座。光带碰到红烟的瞬间,红烟像是被吸走似的,顺着光带往星核里钻,没一会儿就消失了,底座的小孔也不再冒烟。
“星核能吸收星银粉末?”林墨惊讶地看着这一幕,“之前在总控室怎么没发现?”
“可能是因为这次的粉末浓度低,而且和星核的能量频率更接近。”李雪蹲下身,仔细观察底座的小孔,“这孔看起来像是人为钻的,边缘很整齐,不像是老化造成的。顾明远的日志里,有没有提到过这个孔?”
安诺想起刚才看到的“中继器”,立刻把日志拿出来翻到那一页:“这里写了‘中继器需与观测台节点同步’,会不会这个孔就是用来连接中继器的?”她指着孔内壁隐约可见的螺纹,“你看,这像是能拧东西进去的样子。”
张弛掏出随身携带的小螺丝刀,小心翼翼地伸进去转了转。螺丝刀刚碰到内壁,检测仪的屏幕突然“嘀嘀”响了两声,跳出一行新的提示:“中继器信号源:旧图书馆二楼东区域,距离120米。”
“旧图书馆?”陈雨的声音从观测台门口传来,她手里拿着老陈的黑色笔记本,脸色比昨天好了些,“我爸的笔记本里,有一页画着旧图书馆的平面图,二楼东角标了个小圆圈,旁边写着‘中继器藏于编号378的书架后’。”
几人对视一眼,立刻往旧图书馆赶。旧图书馆在学校的西北角,因为新建了图书馆,这里平时很少有人来,只有周末会有保洁阿姨来打扫。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阳光透过布满灰尘的窗户,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斑。
二楼东角的书架上,摆满了老旧的天文书籍,编号从370到390,378号书架正好在最里面,靠着墙壁。张弛用检测仪扫了扫书架,屏幕跳成了绿色,数值稳定在“共鸣级”:“就在这后面。”
林墨和小周一起用力,把书架往旁边挪了挪。墙壁上露出个半米宽的暗格,暗格里放着个银色的金属盒,盒面上刻着和望远镜底座一样的星纹,正泛着淡淡的红光。
“这就是中继器?”安诺伸手去拿金属盒,指尖刚碰到盒面,星核突然震动起来,金属盒的红光也跟着变亮,两者像是在互相呼应。她把星核贴在盒面上,金属盒“咔嗒”一声弹开了,里面放着个巴掌大的黑色装置,装置侧面有个接口,正好能和望远镜底座的小孔对上,旁边还压着一张折叠的纸条。
安诺展开纸条,上面的字迹是顾明远的,墨水颜色和日志最后几页一致:“星合之夜,需三人以星纹能量共振观测台、中继器、星核三节点,缺一不可。共振者需曾接触过核心碎片,方能引最后一块碎片现形。”
“三人共振?”李雪看着纸条,“我们之中,安诺、林墨、我都碰过碎片,张弛和陈雨没碰过……难道是我们三个?”
张弛点头:“很有可能。顾明远应该是早就算好了,只有接触过碎片的人,体内才会残留星纹能量,才能和三个节点同步。”他拿起黑色装置,仔细看了看接口,“这个装置得装到望远镜底座上,现在装吗?还是等晚上星合的时候?”
“先装着,提前调试。”安诺把纸条折好放进兜里,“晚上人多眼杂,万一出问题,没时间补救。”
几人抱着金属装置回到观测台,张弛小心翼翼地把中继器的接口拧进望远镜底座的小孔里。接口刚拧到底,望远镜突然发出“嗡”的一声轻响,镜身的黄铜色表面亮起细密的星纹,和中继器的红光交织在一起,顺着镜筒往上爬,最后停在目镜旁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