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忙碌着,转眼便到了腊月。
年前再次接到郑云起的信,催她再做出一批风干兔和粉条往南边送。陈苗也没想到粉条的销路这么快就打通了,库房里存了两千多斤的粉条,不到五千只的风干兔。这么点货凑不出一个船队,郑云起觉得有些亏,就催着陈苗到田庄看看,姜管事汇报说田庄的兔子都达标了。
陈苗带上腌制兔肉和烘干兔肉的老手,赶到田庄。
田庄的兔子喂养的不错,每只都达标,当下陈苗就让姜管事招来会宰杀的人处理兔子。她带来的人则指挥安排给他们打下手的,清洗大缸,准备搅拌腌料。烧烘房的工人则开始带着人打扫烘房,见那边开始腌制兔子,他这边则点火给烘房加热。
陈苗到了田庄七八天,风干兔的制作逐步走上正轨,检验过两批货,全部达标,而且姜管事也能够完全掌控,陈苗打算带着人回去了。
“姑娘不再多住几天吗?”姜管事打发走田庄的小管事,连忙让田庄的婆子伺候着给陈苗收拾行李。
“云起哥哥还在催着我再交一批粉条,我不回去看看也不放心。姜叔,你把田庄管理的井井有条,不光是云起哥哥,我们都很放心。这都腊月了,今年我就不来这边了,明年开春你把次等田都收拾出来,我会安排种番薯和玉米。还有今年入了冬就没下过雨,年前怕是要有大雪,冬小麦倒是不怕雪,就怕明年开春融雪晚也怕倒春寒,姜叔要早做准备。另外兔棚再加一层帘子,上月出生的小兔子冬天就不要跟母兔分笼了,让母兔带着过冬。不管是各家屋里还是棚子里要是生火取暖,一定要留通风的口子。其他的你就看着办吧。”陈苗坚定的对姜管事点点头,一脸的“我相信你”。
能得到东家的赏识,姜管事自然高兴得合不拢嘴,脸上是掩都掩不住的喜悦。他把陈苗的交代一字不落地记在心里,想了想后说:“倒是听老庄稼说今年入冬晚,过年这段时间必定有大雪。少爷给姑娘准备了一车炭火,给姑娘添个暖炉。”
陈苗微微一愣,倒是没想到郑云起还有人情味的一面,她笑了笑说:“帮我谢过云起哥哥,我这里有一封信,云起哥哥要是来田庄了,你就转交给他,要是没来,田庄这边有人去府城了再给他也行,不急。”
姜管事恭恭敬敬的接过陈苗的信,又恭恭敬敬的送陈苗的三辆骡车离开。
等不见骡车的影子了,他赶紧叫人把信送去给郑云起。给主子的信交到他手里,可没有什么急不急的,他们做奴才的可不敢给主子做主。
其实陈苗的信里也没写什么,就是交代了现在田庄的一些情况以及她接下来的安排,她用的都是白话文,所以简单的事情也洋洋洒洒写了好几张。
郑云起看过没什么大事,就把信扔到一边。今年冬天一直没下雪,祁东岳正好带着他的大部分兵力去巡防、换防,不知道过年的时候能不能回来,白慕善也一起去视察布防,顺便看看补给点藏着的补给有没有缺漏。
现在兴元军中是副将坐镇大营,粮草辎重交给郑云起看管。营中人只留了两千多人守着,倒是好管理。
腊月初十,陈苗终于把郑云起要求的货都凑齐了。仁义村的风干兔生意还是陈家独一份的,所以田管事压了陈家的货款,要等货船回来才给结算,今年估计是没希望了。番薯粉条是村子的集体生意,田管事给结了一半的货款,剩下的也是要等货船回来。
陈苗拿到钱,就开始给大家分钱。
番薯各家卖给作坊几斤账本上都有记录,谁家先支走多少铜板也都有签字画押,先把各家卖番薯的钱结清,再扣除番薯作坊的支出,剩下的就按照股份再给各家发一次钱。另外郑云起虽然没给陈家结算风干兔的钱,但是陈家还是要给村民结算收兔子的钱。
唉,到头来自家还是要垫钱啊。陈苗看看账本上的数字,两万多两的收入呢,可惜郑云起一整年才给她结算了三千多两,她再给村民们结算了兔子的钱,算算家里还能剩一千多两,也还行吧,没往里面贴钱。
仁义村的村民发了三次钱,可把每个人都乐坏了。现在哪家没有个十几两的存款啊,他们之前哪敢想这么美的事,以前只要一家人能不饿死冻死就是最大的盼头了,哪像现在,不但能吃饱,还有肉吃,还能攒着兔皮保暖,家里还有存银,不敢想,不敢想啊!
另外,不管是仁义村的还是其他村在仁义村做工的,不但领了今年最后一月的工钱,陈苗还给大部分人多发了一个月的工钱,说是奖金,为了奖励他们一年的辛劳。个别没领到奖金的,陈苗就拿出考勤本,把他们迟到早退、偷奸耍滑的记录亮出来给大家看,都是抓了现行了,他们也有签字画押。
“姑娘,当时不是罚过工钱了?”有一个没拿到奖金的人有些不满。
“是啊,罚过工钱了,你的认错态度也好,所以没有开除你,还让你继续在作坊上工。”陈苗对于小错误都是罚一两文钱作为惩戒,只要犯错的人知错能改,她也没揪着不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