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又要开大会啦,村民们吃了晌午饭就搬着小凳子往坝子上赶。
挨着坝子那家的墙上挂上了第四次大会的标语。
村长看时间差不多了,让人隔一会儿敲一声锣,催一下那些落在后面的村民。
陈宿这会儿没有看书,他坐在唯一的桌子前记录这次会议的内容。首先是鼓励大家扩大养殖规模;二是陈家兔棚人手不足需要招工;三是扩建风干房;四是作坊招学徒。最后的重点就是强调了一定要注意各家兔棚的环境卫生,每次靠近兔棚必须要用燃药草熏一遍全身。
村民们已经习惯了开会的程序,陈斗一说大会结束不等他说“大伙可以提问了”,村民们就把兄弟俩围住了。
大家问的最多的还是想知道自家养几只合适。
“大家别急,我们马上一家一家的看过去。今年咱们村争取每家都能出栏一千只。”陈斗伸出食指比了一个“一”。
“一千只?大郎,那能赚多少钱?”有心急的村民问。
“五两。”陈斗张开手掌,“我们跟人谈好了价格,一只兔子收价十五文,能赚个五文钱。”
村民们心里有自己的算盘,他们是不会把自己的人工算进去的,一只兔子妥妥就是净赚十五文,他们掰着手指头也算不出十五文的话,那一千只能赚多少,于是又问陈斗。
陈斗一时也算不出,陈苗不想在这里浪费时间,接下来大家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十五两。一千文就是两,一共有十五个一千文,就是十五两。”
“真的吗?”村民们激动了,十五两啊!他们不吃不喝在地里刨食一年也换不来十五两。
陈苗看出来有些村民的心思浮动了起来,这也是她一直担心的,村民们看到了赚钱更快更容易的方法,会放弃真正让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
果然,下午挨家挨户实地勘察,确认每家最多能养几只兔子的时候,有人就想多养一些,不断的找陈斗说好话。
一个人这样说了,很快就有第二个,第三个……一下午根本就没落实几家。陈苗皱眉,让陈宿两兄弟先回家,事情明显推进不下去,不如他们先跟村长这些德高望重的商议一下,再来做村民们的工作。
浪费了一下午的时间,到了晚上,陈家的气氛不是很高涨。
陈苗吃饱了饭就回自己的房间关上了房门。
陈斗让陈宿留家里看书,这马上就到夏收了,忙过了夏收,秋闱还会远吗?他和老李头去村长家坐坐,说说话。
等到陈斗和老李头回家,院子里只有陈苗的房间还亮着灯。
“好娘忘了给阿苗熄灯了?”老李头低声问陈斗。
陈斗摇摇头,“好娘每日睡前都会去看看阿苗,应当是阿苗还没睡。达达,你去睡吧,我去看看阿苗。”
不一会儿,陈苗的房门被陈斗敲响。
陈苗急忙在纸上写了一笔,这才去给陈斗开门。
“闺女,怎么还不睡?小孩子不好好睡觉是长不高的。”陈斗走向书桌,看到陈苗已经写了好几张纸,只是上面的内容他看不怎么懂,特别是有些字,看起来似曾相识。
陈苗爬上椅子,将她写好的内容整理好,然后开始认真的跟陈斗讲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以及劳动力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当然,这些话都是她刚才迷迷糊糊睡着了,梦里的老神仙跟她说的。
“爹,仁义村只有这么多的劳动力,我们家可以不请村里的人来做工,让村民们专心经营自己的兔棚,也可以尊重村民的选择,让他们多养兔子。一只兔子一天要一斤多的饲料,就算七十五天都能达标出栏,一千只兔子光饲料就要七万五千斤,这已经是仁义村劳动力和土地产出的极限了。想要每家多养个百十只,那么势必会人手不足,出现管理不当。兔子对温度和卫生条件的要求都不低,照看不当特别容易出现死亡。爹,我们第一年养的时候不是死了好几窝小兔子吗?”
“再说地的产出,交了粮税咱们老百姓还能剩下多少?村里除了村长,就孙大强家养的最多,留了十只母兔,一年能有五百只兔子交给我们,但是他家是去粮铺买了麸皮的。爹,你不妨去问问大强叔,听听他的意见,再跟村民说一下,若果他们能承当风险的话,那想养几只都没问题,只要达标,我们陈家十五文一只照收不误。爹,把选择权交给他们自己吧。”
陈斗当然知道养兔子要操多少心,有多勤苦,不然家里也不会请了十个村里的帮工去兔棚干活了。他一想,觉得陈苗梦里的老神仙说的对,把选择权交给村民们自己,以后自己家不会落埋怨。
“好,爹心里有数了。不过闺女,爹可要提醒你。”陈斗手指点了点陈苗写的那些字,“这些字缺胳膊短腿的,以后你不要再写这样的了。”
陈苗看看自己为了求快写的简体字,只能跟陈斗保证,她以后一定好好写,绝不偷工减料。
第二天陈斗就去了孙大强家询问了他们家去年养兔的经历,又问他们今年打算养多养几只。
孙大强多养了五只,他笑着跟陈斗说:“家里的孩子婆娘都太辛苦了。那些兔崽子也太能生了,多出这么五只,生的时候能翻十番,可能忙死个人。陈先生你放心,要是村里有人问我养兔子几只合适,我一定一五一十跟大家说,绝不忽悠乡亲们。嘿嘿,等我大儿媳妇进了门,我就再多养五只,给家里盖新房子。”
有了孙大强的例子,陈斗两兄弟带着村里人确定养殖数量的时候,只求着要多养的人少了,他们会先去问问孙大强,再回家跟家人商量一下,然后再跟陈家兄弟确定最后的数量。
陈斗陈宿建议他们的养殖数量只是会让这个家庭忙一些,但不会出现让人忙的顾头顾不了腚,最后两头不落好的情况。
就这样,原本计划两天就能完成的扩大养殖规模的第一步,实际上花了五天的时间才落实。
这五天,陈苗带着五个茁把纸给造出来了。
喜欢穿越之大齐扶贫官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穿越之大齐扶贫官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