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苗看到这些孩子光着脚,脚底都是厚厚的裂开的茧子。他们的小手只能用枯瘦如柴来形容,皴皮开裂。她又想起仁义村的孩子们,几年前他们跟这些孩子一样,只有家里条件稍好如村长家的,才有余钱送家里的孩子去镇上学点本事,家里每个孩子也都有打了补丁的鞋子穿。
今年,据李老婆子跟村里人拉呱时看到的,村里家家大人孩子都能添置个针头线脑了。陈苗最直观的是孩子们有肉了,不流鼻涕了,不再会看着谁家吃点好的就眼巴巴的流口水了。
看着在田间像小工蚁一样不停歇的孩子们,陈苗觉得自己的扶贫工作要再抓紧点,只要还有人吃不饱饭穿不暖衣,桌上没有四菜一汤,都是她这个扶贫官没做好。
这样想着,陈苗就恨不得地里的番薯赶紧就能丰收,一千多万斤的产量能让孩子们吃几顿饱的。再过一两年,她还要勉县到兴元府的百姓能吃上玉米!
地里的番薯都快种完了,陈斗父女俩终于再次跟祁东岳他们见面了。
陈苗是忙的要飞起来了,所以见到祁东岳的时候暂时忘了自己要躲着他的打算,颇有成就感的对祁东岳说:“祁大哥,番薯今天就能种完了,我打算隔一行再种上一溜大豆。”
“大豆和番薯是不一样的东西,他们也能种在一起?”祁西岭蹲下看看趴在地垄上蔫哒哒快要死掉的番薯苗。这就是大哥说能高产柒百多斤的东西?看着不像啊。拨弄着番薯苗,祁西岭一个手劲儿稍大,番薯苗被拔了出来。
他左右看看以为没人发现,打算塞回去。
“你这样塞会把茎弄断的。”个子小的陈苗发现了祁西岭的小动作,出声提醒他。
祁西岭捏着番薯苗,循声和陈苗对上了。
哇!他/她怎么这么黑了!两个人心里都在为对方点蜡。
“那怎么办?”祁西岭不是那种被发现了还死不认错的性子,陈苗发现他做错了,他立刻就问陈苗怎么解决问题。
短短的军营生活,祁西岭带着军士们练军体拳,很快融入军士中,还有了兵头头的气势,再加上他受到的教育,他的行事作风,以及还不明显的个人魅力。他已经渐渐地露出了自己做大将军的素养。
陈苗拿过他手里的番薯苗,检查了一下,植株没有收到损伤,她扒开湿土,重新把番薯苗种下。
“它们这样没精神能活吗?”祁西岭一路过来看到的都是绿意盎然的麦田,而且他也没见过种番薯,见陈苗会种番薯,就问她。
“且等三五日,都会扎根的。”回答完他这个问题,陈苗继续回答他前一个问题,“番薯和大豆套种是因为大豆的根部能产生番薯需要的一种营养,大豆不挑土质还能改善土壤环境。像那些不能种别的农作物的田,只要撒上豆种,多少都能有收获,过个几年,还能把地养好,就能种别的农作物了。”
“套种就是把两种作物种在一起吗?那小麦和番薯能种一起吗?小麦和大豆呢?”祁西岭又问。
这下祁东岳,白慕善和郑云起也一起听陈苗的回答了。
陈斗拼命给闺女使眼色,可惜陈苗说起这些能帮助农民的事儿就完全能忘了自己的处境,她想了想,顺口溜就脱口而出,“黄瓜套种葱,产量往上冲。苦瓜套丝瓜,产量顶呱呱。豆角套种瓜,生长都不差。茄子套生菜,不得病中害。韭菜套菠菜,吃了还能摘。西瓜套毛豆,收益不用愁。玉米套辣椒,增产又省力。冬瓜套土豆,两者都不误。”
会种地的陈斗听到好几个没听过的农作物,心里想完了完了,还是带着家里赶紧躲躲吧。
不会种地的四人只觉得陈苗说的挺新奇。
于是祁东岳就让陈苗大豆跟番薯套种试试。
陈苗选了三百亩最贫瘠的地播下了大豆种子。
视察过番薯地后,祁东岳他们忙,陈斗父女也忙,就没一起吃饭,各自忙去。
又过了几日。确定番薯都种活后,要给番薯施壮苗肥了。
古代没有复合肥,这时候的农民还没有完善的堆肥经验,他们不知道农家肥还分熟与不熟。而且没有大规模的养殖业,老百姓获取农家肥的数量也有限,所以古代农作物的产量不高,没有足够的肥料供应农作物生长结果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陈苗一时半会儿改善不了这个情况,不过她忙里偷闲的时候也在士兵的陪同下去附近的山里转过,发现山上有许多的腐土。她让祁东岳派人拉了一座小山一样的腐土堆在一块都是石头的地上,堆积的腐土中间还会继续发酵产生高温。中途有翻过一次土,尽量让腐土里面的病菌被高温杀一遍。
现在再在腐土里面拌上草木灰,给番薯上一次肥,陈斗父女俩就能回家了。
终于能离开祁东岳的眼皮底下了,父女俩都很高兴。
喜欢穿越之大齐扶贫官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穿越之大齐扶贫官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