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合十诵佛:悟空,确是妖怪?孙悟空拄棒笑道:师父的火眼金睛不如俺老孙。圣僧后怕道:亏得你及时......
不然就吃上断头饭喽!猪八戒插嘴。孙悟空拧住他耳朵喝骂:夯货!师父遇险还念着吃?八戒嚎叫:弼马温!小白龙不也没识破?
唐僧温言道:悟白虽未辨妖邪,却始终护持左右。孙悟空松手笑道:小白龙最是稳妥。
五人分食山桃后继续西行。清风拂过白骨堆时,庄颜现出身形。他轻抚骨殖叹道:早劝你惜命,偏落得形神俱灭。
如今取经队伍早非白骨精能撼动。原该激化的师徒矛盾,现下却融洽非常——小白龙坐稳二师兄位,八戒屈居第三,又有庄颜这层关系,众人与孙悟空亲如手足。纵使唐僧耳根软,无人挑唆亦不生事端。
没了紧箍束缚,唐僧对孙悟空多了几分宽容,而孙悟空见师父握着庄颜所赠的戒尺,言行也愈发恭敬。
这般齐心协力的取经队伍,岂是白骨精这等小妖能招惹的?
庄颜的问话注定得不到回应——那堆森森白骨在秋风中泛着冷光,反倒引得他眼中闪过惊喜。
日月精华淬炼的尸骨果然不凡。庄颜指尖抚过莹润如玉的骨片,袖中忽有仙光倾泻。五色流转间,满地白骨凌空飞旋,在氤氲光雾中渐渐凝成一柄通体雪亮的长剑。
三十息后,云散光收。
庄颜信手接住悬空的白骨剑,剑身地发出清鸣。但见玉骨为刃,霞光为锋,剑脊上天然流转着破五行的道纹。他满意地纳入袖中,自语道:且待有缘人。话音未落,人已乘云直上九霄。
——————
秋深时节,取经人马行至枯叶满径的山道。唐僧抿了口水囊,白龙马忽然打了个响鼻。
悟空。
猴王闻声驾起筋斗云,刚掠过两座山头,忽听得山岚间飘来一声轻唤。那声音如清泉漱石,惊得他急刹云头。但见绝巅之上立着道素白身影,杨柳枝映着罗裳飘飘,不是观音又是何人?
菩萨的坐骑也会走丢?孙悟空挠着耳朵大笑,您掐指一算不就......
缘法如云。菩萨指尖轻点净瓶,打断道,你师父饿着肚子放你出来,不怕妖魔趁虚而入?山风拂过她鬓边龙钗,叮咚似磬音。
孙悟空摆摆手笑道:有小白龙、八戒、沙师弟他们在,普通妖怪哪能伤得了师父。
观音菩萨颔首道:既如此,你去化缘吧,贫僧在此等候坐骑归来。
好,菩萨稍坐,俺老孙去去就回。孙悟空拱手作别,驾起筋斗云转眼消失在天际。
待孙悟空走后,观音菩萨嘴角微扬,足踏莲台升至半空,须臾间便来到唐僧一行人上方。
正在歇息的唐僧、猪八戒、沙僧浑然不觉,倒是小白龙最先察觉,神色骤变,急忙上前行礼:拜见观音菩萨。
唐僧闻声抬头,慌忙起身 : 玄奘,拜见大慈大悲 菩萨。猪八戒与沙僧也赶忙行礼。
观音菩萨含笑问道:唐三藏,此行历时多久了?
唐僧略作思忖答道:启禀菩萨,自长安出发至今,已有三年零五月。
观音菩萨点头道:西行路险,尔等能坚持至今实属难得。佛祖念尔等诚心,特在此山设下佛缘相候。
此言一出,不仅唐僧惊讶,小白龙三人也喜出望外。佛缘?必是佛祖赐下的造化!
唐僧合十向西礼拜:我佛慈悲。继而问道:不知是何佛缘?
观音菩萨笑道:机缘因人而异,佛祖妙法非贫僧能测。且随我来取这佛缘罢。
唐僧正要吩咐启程,小白龙却拦道:菩萨,大师兄尚未归来,可否稍候?
莫非疑我为妖?观音菩萨莞尔。
小白龙连称不敢:只是大师兄归来若不见我等,必定焦急。
方才在山头已与悟空相见。观音菩萨道。
唐僧当即说道:悟白,菩萨岂会有假?哪个妖魔敢冒充菩萨?
小白龙解释: 并非怀疑菩萨,只想等大师兄同往。
观音菩萨不再多言,纤指轻点山峦。只听的一声,山间忽现石窟,内立千尊金佛,绽放万丈佛光,照得众人身心舒畅。
见此佛光,还有疑虑?观音菩萨笑道:机缘稍纵即逝,悟空归来自有指引。
小白龙沐浴在佛光中,心神摇曳,仍欲开口:师父,不如...
唐僧抬手止住:如此庄严佛光,必是菩萨真身。徒儿莫要多虑,速备行装随为师求取佛缘。
小白龙恭敬地行礼应道:遵命。
一切准备妥当后,观音菩萨轻轻挥动衣袖,一朵祥云托起唐僧一行人,将他们送至山间佛窟前。
佛窟入口处金光流转,佛像庄严,千百尊佛塑各具妙相。
唐僧立即整理衣冠,向佛窟内的佛像虔诚礼拜。
观音菩萨微笑道:佛缘就在石窟之中,你们且进去吧。
明白。唐僧神情肃穆,满怀虔诚地步入佛窟。
小白龙、猪八戒、沙僧依次礼拜佛像后正要进入,却被洞口佛光所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