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张燕瞅见曹操破绽,放箭准备射杀曹操。
那箭如流星般划过雨幕,带着尖锐的呼啸声,直直地朝着曹操射去。
曹操正全神贯注地与张角的雷法对抗,哪能料到暗处还有一箭袭来。眼看那箭就要射中他,关键时刻,简宇及时冲出。
简宇一直紧紧跟在曹操身后,时刻关注着周围的动静。他眼角余光瞥见张燕搭箭,心中一惊,来不及多想,挥舞着画龙擎天戟,朝着那箭迎去。
“铛!”的一声巨响,画龙擎天戟精准地挡下了那支箭。箭与戟碰撞,溅起一串火星,电光也在雨中炸开一团耀眼的火花。
曹操听到身后的声响,回头一看,只见简宇挡下了那箭,心中一惊,又涌起一股感动。
“乾云,多谢!”曹操喊道。
简宇回道:“孟德莫要分心,小心张角!”
此时,黄巾军的援军陆续赶到。远处,尘土飞扬,喊杀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多的黄巾军士兵朝着这边涌来,将汉军渐渐包围。
汉军原本就因为暴雨和泥泞,行动不便,此刻面对源源不断的黄巾军援军,顿时落入下风。汉军将士们脸上露出焦急的神色,阵型也开始有些混乱。
简宇一边奋力挥舞着画龙擎天戟,斩杀着周围的黄巾军士兵,一边朝着曹操喊道:“孟德,敌援已至,地势不利,我等当速退!”
曹操环顾四周,只见黄巾军密密麻麻,如潮水般涌来。汉军将士们在泥泞中艰难作战,不断有人倒下。敌人的援军越来越多,而己方的骑兵在泥泞中根本施展不开,马蹄深陷泥中,每走一步都极为艰难。
曹操咬了咬牙,心中权衡利弊。他知道,再继续打下去,汉军只会损失惨重。当下情况不利,若不及时撤军,恐怕会有更大的危险。
想到这里,曹操立刻同意了简宇的提议,大声喊道:“撤军!”
简宇得令,挥舞着画龙擎天戟,一边奋力杀敌,一边朝着汉军队伍后方退去。曹操也挥舞着倚天剑,护在身旁,带领着汉军将士们且战且退。
黄巾军见汉军要撤,纷纷呐喊着追击过来。但汉军将士们虽然落入下风,却依然奋勇抵抗,掩护着大军撤退。
简宇和曹操且战且退,一路上斩杀了不少追击的黄巾军士兵。他们且战且退,逐渐脱离了黄巾军的包围圈。
随着汉军将士们一步步往后退,终于退到了相对安全的地方。曹操站在一处高地上,望着身后混乱的战场,脸色阴沉如铁。
简宇走到曹操身边,画龙擎天戟上沾满了鲜血和雨水。他说道:“孟德,今日之败,实乃形势所迫。我等且先休整,再图后计。”
曹操点了点头,说道:“今日之败,我亦有责任。我过于急切,想要一举歼灭简雪,却没想到中了张角的计。好在有乾云在关键时刻挡下那一箭,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简宇说道:“孟德不必自责,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谁也无法预料。我等当总结经验,下次定能打得更好。”
曹操看着简宇,眼中露出赞许之色。他知道,简宇不仅武艺高强,而且临危不乱,在关键时刻还能救自己一命。有这样的将领在身边,乃是他的幸运。
此时,雨渐渐小了,天边露出了一丝微光。曹操和简宇带领着汉军将士们,缓缓撤回营地。他们虽然此次追击失利,但好在将士们大多都还活着,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汉军大营的辕门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守营的士卒举着火把,远远望见曹操和简宇的身影,便高声喊道:“曹将军、简将军回来了!”
辕门轰然洞开,皇甫嵩的身影出现在帐前。他身披玄色大氅,腰间挂着汉灵帝御赐的佩剑,眉宇间带着几分疲惫,却仍是挺直如松。营内的篝火映得他的脸忽明忽暗,却掩不住眼底的红血丝——这是连日来熬夜筹划的痕迹。
“孟德,乾云,今日追击辛苦了。虽未成功,但能平安归来便是好事。”皇甫嵩说道。
曹操和简宇向皇甫嵩和朱儁行礼,讲述了今日追击的经过。皇甫嵩和朱儁听后,眉头紧锁。
“张角果然狡猾,设下此等陷阱,引我等入彀。”朱儁说道。
皇甫嵩说道:“不过,经过此次教训,我等也当吸取经验。日后与张角作战,需更加谨慎,不可再中其计。”
曹操和简宇点头称是。
另一边,张角与简雪会合,两人不恋战,收拾兵马,就回到了广宗。
广宗城内,大贤良师府邸深处。青铜灯盏中的烛火不安地跳动着,将张角与简雪的身影投射在绘有北斗七星图的墙壁上。烛光下,张角的面容显得格外憔悴,眼窝深陷,颧骨高耸,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十岁。他的手指——那曾经能呼风唤雨的手指——此刻正神经质地摩挲着九节杖上最后一道裂痕,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师姐,”他的声音沙哑得如同破旧的风箱,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肺里挤出来的,“此计若成,黄天可续;若败,万事皆休。”说到最后两个字时,他的喉结剧烈滚动了一下,似乎咽下了什么苦涩的东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