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烽烟骤起,汉军败退。张梁率黄巾军乘胜追击,刀矛如林,喊杀震天。汉军阵脚大乱,旌旗倾颓,士卒溃散如潮。卢植虽竭力收束残兵,奈何黄巾势大,只得且战且退,眼看便要全军覆没。
骤然间,斜刺里杀出一彪人马!
马蹄如雷,尘土飞扬,当先三骑如猛虎下山,直冲敌阵。刘备手持雌雄双股剑,寒光闪烁,左右劈斩,黄巾士卒应声而倒;关羽倒提青龙偃月刀,长须飘动,刀锋过处,敌兵如草芥般倒下;张飞挺丈八蛇矛,怒目圆睁,吼声如雷,所向披靡。五百精兵紧随其后,如尖刀般刺入黄巾军阵中,霎时杀得敌军大乱。
张梁见状大惊,急令麾下抵挡,奈何刘关张三人武艺绝伦,黄巾军无人能挡。关羽一刀斩断敌将大旗,张飞蛇矛横扫,连挑数人,刘备则率军直冲中军,逼得张梁连连后退。眼见军心溃散,张梁只得鸣金收兵,仓皇撤回城中。
卢植见援军杀退黄巾,大喜过望,当即收拢残部,重整阵势。待尘埃落定,他亲自迎向刘备,执手赞道:“玄德,真乃及时雨也!若非三位壮士,我军危矣!汝如何来此?”刘备见卢植问他,便解释起来。
原来,先前黄巾军进犯幽州,幽州太守刘焉,闻得贼兵将至,依校尉邹靖之计,出榜招募义兵。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因而相遇,意气相投,立志报国,结为异姓兄弟,讨伐黄巾,先后斩杀邓茂、程远志等,又率兵解青州之围。刘备听闻卢植在广宗大战张角,这才来此相助,不想恰好建功。卢植大喜,遂犒赏三军,厚待刘备人马。
夕阳西沉,战场渐静。刘备立于大营前,远望广宗城头飘扬的黄巾旗帜,目光深邃。此战虽胜,但天下大乱,方兴未艾。他与关羽、张飞相视一笑,兄弟同心,乱世之中,终要闯出一番功业!
另一边,张梁败退而回,向张角请罪:“大哥,本要大胜,哪知半路杀出一队人马,为首三人,悍勇无比,乃致此败,还请大哥责罚。”张角曰:“非汝之过,何况此次非败,而是大胜,我观那人马,为首三将虽勇,但人马分散,只是一夫之勇,不必在意。”
“况且……”张角突然笑了起来,拿出一封书信,对着在场的众人说道,“我可是收到了天大的好消息!”张梁问道:“是啥?还请大哥明示!”在场的黄巾将领也万分好奇,纷纷看着得意的张角。
张角大笑道:“圣女简雪、地工将军张宝,于长社大破汉军,皇甫嵩、朱儁大败而走!”众人闻言大喜,纷纷振奋起来——今日众人率军击败卢植所部,虽然最后未能完全得胜,但是也挫了汉军锐气。如今简雪、张宝再度得胜,黄天之力,果然绝非汉军可挡!
“那么……”张角看着眼前兴奋的众将,举起九节杖,朗声说道,“就让我们,带领黄天,走向更大的辉煌!”张梁见状,立刻带头回应道:“跟着大贤良师,推翻朝廷!”“跟着大贤良师,推翻朝廷!”何曼、刘辟、龚都等将立刻出声回应,广宗城内,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另一边,卢植也从斥候那里得到了消息,说是黄巾军与汉军在颍川地区发生战斗,皇甫嵩、朱儁二人在长社大败!卢植大吃一惊——先前大败一场,虽有刘备救应,但仍然是死伤不少,军心依然低落;现在连皇甫嵩、朱儁二人都大败了,这仗还怎么打?他连忙追问:“这是怎么一回事!谎报军情,可是重罪!”斥候哪里敢隐瞒,这才娓娓道来——
时间回到中平元年四月,当时黄巾起义爆发,朝中公卿都推荐朱儁,说他有才略。于是,朝廷任命他为右中郎将,持节,与皇甫嵩共同出征。朱儁虽然是沙场名将,但是他一开始,也并没有把这些杂牌军队放在眼里,所以他马上就开始了进攻。
与此同时,率领前锋军队的波才得到了朱儁进犯的消息,他立刻向简雪报告。简雪得知消息后,找来张宝商议,张宝对简雪说道:“这有什么难的?我们有十万人,朱儁这厮只有三万人,优势在我!”
简雪却摇了摇头,说道:“不不不,朱儁兵马虽少,但是都是精兵,我军虽众,而勇猛不及彼军,若要得胜,需得智取。”遂叫来部将廖化,取出锦囊一个,对廖化说道:“你领一万精兵,去助波才,但依锦囊行事,敌军必破!”廖化曰:“愿遵军令!”便领兵而去。
颍川长社,平原辽阔,夕阳染血,映照着两支即将交锋的大军。
黄金渠帅波才头戴黄巾,身披战甲,手持雷光刃,短刃上缠绕着丝丝电光,另一手执千岩盾,盾面纹路如龟裂的岩石,透着厚重的土属性灵力。他目光冷峻,凝视着对面汉军阵中的朱儁,嘴角扬起一抹冷笑。
“廖化,既然圣女殿下派你来助我,那么今日,便让汉军见识见识,我们黄巾军的厉害!”波才看着领军前来支援的廖化低喝一声,满怀信心地说道,“既然圣女殿下要我等诈败诱敌,我等照做,必可得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