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边。陆清歌突然指向远方,那就是贡嘎山,蜀山之王。
刘天仙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天际线上,一座金字塔般的雪峰巍然耸立,在阳光下闪耀着圣洁的光芒。她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被这壮丽的自然景观震撼。
太美了...她轻声感叹。
这才刚开始。陆清歌的声音里带着几分自豪,等到了折多山,你会看到更壮观的景色。
下午四点左右,他们抵达康定城。这座因《康定情歌》闻名的小城坐落在山谷中,折多河穿城而过,藏式建筑与汉式楼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两岸。
陆清歌没有停留,只是加满油,买了些新鲜水果,便继续向折多山进发。
离开康定不久,道路开始变得陡峭。霸道车咆哮着攀爬在蜿蜒的山路上,一侧是峭壁,一侧是悬崖。刘天仙紧张地抓住扶手,眼睛却舍不得从窗外移开——远处的雪山在夕阳映照下呈现出梦幻般的粉红色,山腰处的云海如同柔软的棉被,轻轻覆盖着大地。
海拔已经超过3000米了。陆清歌看了眼海拔表,有没有不舒服?
刘天仙摇摇头,但她的呼吸确实变得有些急促:还好,就是有点...喘不上气的感觉。
慢慢呼吸,别紧张。陆清歌递给她一瓶水,喝点水,嚼个口香糖,有助于缓解高原反应。
随着海拔继续攀升,植被逐渐稀疏,取而代之的是裸露的岩石和低矮的灌木。转过一个急弯后,眼前豁然开朗——他们到达了折多山垭口。
陆清歌将车停在观景台的停车场。推开车门的瞬间,凛冽的山风扑面而来,带着雪山的寒意。刘天仙不禁打了个哆嗦,赶紧裹紧外套。
欢迎来到折多山垭口,海拔4298米。陆清歌展开双臂,仿佛要拥抱整片山川,这里是川藏线上的第一个高山垭口,被称为康巴第一关
刘天仙环顾四周,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来。五彩经幡在风中猎猎作响,远处的雪山连绵不绝,云海在脚下翻滚,夕阳将整个天际染成金红色。几个藏族同胞正在垭口的白塔旁转经,口中念念有词。
折多山在藏语中叫哲多山,意思是弯弯曲曲的山陆清歌像个专业的导游一样解释道,你看这些之字形的山路,总共有四十三道拐,所以汉人才叫它折多山——曲折众多的山。
刘天仙好奇地问:亲爱的陆老师,你怎么会知道这么多?
陆清歌神秘地笑了笑:写武侠小说的人,总得知道些江湖掌故。折多山在古代是茶马古道的重要关卡,也是汉藏文化交流的要道。传说中,这里曾经是武林高手较量的地方。
真的吗?刘天仙眼睛一亮,就像书里写的华山论剑那样?
或许吧。陆清歌的目光投向远方,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故事和传说。折多山的故事,就藏在那些经幡飘扬的山谷里。
他们沿着观景台漫步,不时停下来拍照。风越来越大,吹得刘天仙的长发在空中飞舞。她忽然指向远处:陆老师,那边有个老人一直在看我们。
陆清歌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到一位穿着传统藏袍的老人站在白塔旁,正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们。老人须发皆白,脸上的皱纹如同折多山的沟壑,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出乎意料的是,老人竟朝他们走了过来。
你们是...从远方来的客人?老人的汉语带着浓重的口音,但还算流利。
陆清歌礼貌地点头:是的,我们从魔都来。
老人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魔都?那你可认识一个叫的作家?
刘天仙惊讶地看向陆清歌,后者微微皱眉:您...知道流云?
当然!老人激动地拍了拍手,我的孙子从成都带回来他的书,《天龙》《射雕》,我都看了!写得真好,就像亲眼见过古代的武林一样!
陆清歌有些尴尬地推了推眼镜:其实...我就是流云。
老人的反应出乎意料——他猛地后退一步,上下打量着陆清歌,然后突然双手合十,深深鞠了一躬:真的是您!我从您的文字里就感觉到,您一定来过藏区,了解我们的文化!没想到今天能在折多山遇见您!
陆清歌连忙扶起老人:您太客气了。我这次来,就是想陪着我爱人,再感受一次藏区文化。
老人激动地握住陆清歌的手:太好了!太好了!您一定要去我的客栈住几天!我有很多故事可以讲给您听,关于折多山的传说,关于古代武士的遗迹...
刘天仙轻轻拉了拉陆清歌的袖子,小声道:陆老师,我们原计划不是要露营吗?
陆清歌思索片刻,对老人说:感谢您的邀请,但我们带了帐篷,准备在山上露营体验一下。
老人摇摇头:这个季节,折多山晚上会非常冷,露营太危险了。我的客栈就在山下不远的新都桥,暖和又舒服,还有地道的藏餐。而且...他压低声音,我家里有些古老的东西,或许对您的书有帮助。
陆清歌与刘天仙交换了一个眼神,看到她眼中的好奇和期待,终于点头:那就打扰您了。
太好了!老人高兴地说,我叫多吉,在藏语里是的意思。你们跟着我的车下山吧。
回到车上,刘天仙兴奋地说:陆老师,这也太巧了吧?在这么偏远的地方都能遇到你的书迷!
陆清歌启动车子,跟上多吉老人的小皮卡:确实意外。不过,这或许就是缘分。他望着前方蜿蜒的山路,若有所思,有时候,故事会自己找上门来。
喜欢混在五哈的大作家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混在五哈的大作家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