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zi的霞,收下了delight芮尔的人头。
peyz的厄斐琉斯狼狈地逃回塔下。
edg下路三人处理好了兵线。
波比继续去刷野。
霞和娜美回城。
直到这时,林耀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下意识地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手指:“呼……刚才差一点累死了。”
uzi侧头看了他一眼:“还行吧?”
林耀笑了笑,调整了一下呼吸:“没事,缓一缓就好了。精神有点集中过头了。”
虽然同样是极限操作,但对林耀而言,预判对手的位移落点进行打断,和进行极限走位躲避非指向性技能,两者对精神和身体的负担是完全不同的。
前者更像是一种基于经验和计算的“棋手”思维,冷静而精准;后者则更依赖于高度的神经反射和肌肉控制,是真正的“刀尖舞者”,对专注度和瞬时反应的要求极高,带来的精神消耗也更大。
以往在edg,这种极致的对线微操和走位压力,更多是由uzi来承担核心部分。
uzi语气带着了然:“可以,我看对面心态差不多已经崩了。”
是的。
peyz和delight,此刻的心态已经崩了一半。
前两次,delight芮尔信心满满的W技能先手,被林耀的娜美用近乎脚本的走位和加速生生操作掉,这已经像两记沉重的闷棍,打得他们头晕眼花。
最关键、也是最致命的这第三次——当他们以为终于抓住了娜美走位“失误”、芮尔成功W技能抬起娜美,以为终于要扳回一城时……却发现这根本是一个精心布置的死亡陷阱!
edg打野波比早已就位!
他们不是抓住了机会,而是主动踩进了对方为他们准备的棺材里!
这一刻,delight的心态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他开始不由自主地怀疑自己:
“我的开团……真的有用吗?”
“我之前那两次,真的是被操作了,还是也在对面的算计之内?”
“我是不是……根本就不会玩芮尔这个英雄?”
“我的判断,到底还有没有价值?”
这种对自身能力的根本性质疑,对于一个依赖开团和先手决策的辅助选手来说,是致命的。
他的信心和决断力,在这接连的打击下,已然出现了巨大的裂痕。
这心态的崩塌,往往比装备和等级的落后,更加难以挽回。
……
下路兵线再次交汇,对线重新开始。
但这一次,双方的姿态已经发生了变化。
uzi的霞,带着一血的经济优势,站在了阵型的最前方。
林耀的娜美则稍稍落后一个身位,随时可以用技能支援前方。
经济差距直观地体现在装备上:
霞回城后,购买了草鞋和短剑,移速和攻速得到提升,拉扯和追击能力更强。
厄斐琉斯,身上的钱连300块都凑不齐,无法回城更新装备,只能握着初始的多兰剑。
战斗力的差距,已然拉开。
现在,gen下路想要赢下一波正面冲突,条件变得极其苛刻:芮尔必须在满血状态下,开到了霞和娜美才能打赢。
但凡第一波进攻稍有失误,或者提前被消耗了血量,那么他们将再无任何胜算。
peyz的声音在语音里响起,带着谨慎和一丝动摇:“delight,你……还行吗?有机会吗?”
他问的是开团的信心和可能性。
delight看着对面充满压迫感的走位,之前连续失败的阴影浮上心头,他的语气不再坚定,充满了犹豫:“我……我看看机会吧。”
peyz听出了队友的迟疑,他本人也更倾向于稳健:“嗯……不要勉强。稳住发育也许更好。”
他不想再冒险了,一次失败已经让他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delight像是找到了一个台阶,连忙应道:“好,好的。”
此刻,gen下路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决策困境:
如果选择“勉强开团”,一旦失败,芮尔会被打掉几百点血量。
直接就没有办法对线了。
但如果选择“不开团”,就这么被动承受消耗,这几百点的血量会被霞和娜美利用手长优势,在一两分钟,甚至更长的对线期内,通过不断的消耗慢慢磨掉。
那个时候就无法继续对线了。
结果同样是无法对线,过程是不一样的。
前者赌一波,成功了edg下路双人组爆炸,失败了自己爆炸。
后者,自己这边慢慢走向爆炸。
peyz作为ADC,更倾向于后者,至少能保证一定的发育,等待中野的支援。
血量消耗到了一定程度,回城补给就好了。
亏就亏吧!
不至于爆炸。
是的,peyz不相信队友的开团能力了。
被耍了三次,谁还敢相信啊?
他现在相信的,是中路chovy!
chovy一定要支楞起来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