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念跟大家紧锣密鼓地准备下,前往参加学术论坛日子就在眼前。
吴思远提着一个半旧的公文包,站在研究所大门内的空地上,等待着送他去火车站的车。他今天穿了一身熨烫平整的深色中山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金丝边眼镜后的目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更多的却是一种被委以重任的郑重。
秦念和陆野并肩走来,为他送行。
“吴工,放轻松些。”秦念看着他,语气平和,眼神却清亮如镜,“这次去,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纯粹的学者。多听,多看,多了解国际上的新动向。对于我们自己的工作,只谈方向,不谈细节;只讲精神,不讲核心。让他们看到我们开放学习的态度,更要让他们感受到,我们有自己的根和魂。”
吴思远重重点头:“秦工,我明白。展现态度,守住底线。”
陆野上前一步,他穿着常服,声音低沉而稳定:“联络方式和应急预案都记牢了。遇到任何感觉不对的情况,不要犹豫,按计划撤离。安全第一。”他递过一个看起来普通的钢笔和一本常见的笔记本,“里面有些资料,路上可以看。” 吴思远会意,这是加密书写工具和死信箱联络指南。
“放心吧,我都准备好了。”吴思远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星火”这片土地上特有的、混合着金属、机油和奋斗气息的味道吸入肺腑,给自己增添力量。
车辆驶来,吴思远拉开车门,最后回头看了一眼这片他曾经质疑、如今却已深深融入并为之骄傲的土地,毅然钻进了车内。
车子驶离,扬起细微的尘土。
秦念和陆野站在原地,直到车影消失。
“能行吗?”秦念轻声问,像是在问陆野,也像是在问自己。
陆野目光锐利地望着道路尽头:“他是个聪明人,经历过起伏,更懂得珍惜。而且,我们不是让他孤军奋战。”他顿了顿,补充道,“安全部门的同志已经先期布控,会场内外都有我们的人。这是一次反向侦察,风险可控。”
秦念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她知道,与“猫头鹰”的较量,从吴思远踏上行程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
几天后,沿海某开放城市,国际会议中心。
“东方科技发展与全球合作”论坛的会场内,灯火辉煌,衣香鬓影。
巨大的水晶吊灯折射出璀璨的光芒,光滑的大理石地面倒映着来来往往、衣着光鲜的身影。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香气、淡淡的香水味和各种语言的低语。
吴思远坐在安排好的座位上,看着周围的一切。这与“星火”实验室里那种充斥着仪器嗡鸣、焊锡气味和热烈争论的环境截然不同。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高级”,那么“国际化”,却也带着一种无形的疏离感。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许多与会者,尤其是那些来自西方知名学府和企业的代表,言谈举止间自然流露出的那种优越感,以及对来自像他这样背景的学者,那种看似礼貌、实则隐含审视和些许轻视的态度。
“嘿,是吴思远博士吗?”一个温和热情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吴思远转头,看到一位约莫四十多岁、戴着无框眼镜、风度翩翩的华裔男子。
他穿着合体的西装,笑容亲切,伸出手来:“久仰大名!我是陈志明,在SM集团担任高级技术顾问。早就拜读过您在麻省时期关于光电材料的那篇论文,真是精彩!”
“陈博士,幸会。”吴思远与之握手,心中警兆微升。
SM集团,一个在半导体和材料领域颇具影响力的跨国企业,背景复杂。而对方一上来就点出他的留学背景,显然是做过功课的。
“吴博士这次回国,感觉怎么样?国内的研究环境,和MIT那边相比,肯定有不小差距吧?”陈志明看似随意地闲聊。
吴思远微微一笑,按照预定的口径回应:“各有千秋。国外有国外的优势,基础雄厚,设备先进。但国内也有国内的特点,市场广阔,同事们干劲十足,而且……国家现在对科技投入很大,机会很多。”
陈志明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顺着话题说道:“是啊,尤其是像GaAs这类宽禁带半导体材料,还有低功耗IC设计,可是未来十年的风口。不知道吴博士现在的研究方向,是否还涉及这些领域?国内在这方面的基础,唉……”他恰到好处地叹了口气,留下未尽之言。
吴思远心中冷笑,果然来了。
他面上不动声色:“基础研究一直在做。至于具体应用,涉及保密规定,就不便多谈了。不过,我个人很看好国内产业链的潜力,尤其是下游应用市场的带动作用。”
他再次将话题引开,既不否认,也不深入,反而称赞起国内同事的勤奋与市场的广阔,言辞间充满了对国内发展的信心。
陈志明碰了个软钉子,却也不恼,依旧笑容满面:“吴博士果然有眼光,有魄力!佩服!晚上有个小范围的交流晚宴,不知能否赏光,我们再多聊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