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声音不大,但旁边几个人都听见了,气氛瞬间尴尬了一下。
没人接她的话茬。
以前刘美丽挤兑秦念,大家或许还会附和两句,或者看个笑话。
可现在……形势比人强。秦念明显不是以前那个任人拿捏的“作精”了,人家有本事、有背景、现在婆家也认可,眼看在这家属院地位要水涨船高,谁还愿意为了讨好刘美丽去触霉头?
甚至有人悄悄往旁边挪了半步,拉开了点和刘美丽的距离。
刘美丽顿时觉得脸上挂不住,心里更气了,狠狠瞪了秦念家紧闭的院门一眼,扭身就走,手里的瓜子壳撒了一地。
秦念和陆野自然没听见外面的这些小小风波。
一进屋,放下行李,秦念长长舒了口气。还是自己家自在,虽然身体透着旅途的疲惫,但精神却因为回到熟悉的环境而振作起来。
屋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离开前怕落灰,家具都用旧床单盖着。空气中有一股久未住人的清冷味道。
“先把窗户打开通通风。”秦念说着,手脚麻利地行动起来,揭床单,开窗户,动作利落。
陆野看着她忙碌的背影,眼神微动。
他发现,回到这个属于他们两人的空间后,秦念身上那种在京都时时刻存在的、面对外人时的微妙紧绷感似乎消失了,变得更加松弛和自然。但这种自然里,又透着一种不容忽视的掌控力和行动力。
他脱下外套,卷起袖子:“我去收拾行李,你把火生起来?屋里有点冷。”
“行。”秦念点头,默契地走向那个被她改良过的煤炉。
两人分工合作,沉默却高效。很快,炉火升了起来,橘红色的火焰带来融融暖意,驱散了屋里的清冷。行李也大致归置好了,京都带来的特产和礼物被单独放在一旁。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了熟悉的大嗓门:
“念念!陆营长!是你们回来了不?我刚听人说看见接你们的车了!”
是王秀芬!
紧接着是李桂兰的声音:“念念回来啦?”
还有赵小梅清脆的招呼:“秦念姐!”
秦念脸上露出了回来后的第一个真心笑容,快步走过去打开房门。
门口果然站着王秀芬、李桂兰和赵小梅三人。
王秀芬手里还抓着把没摘完的青菜,显然是从厨房直接跑过来的。李桂兰胳膊上挎着个布兜,赵小梅则脸蛋红扑扑的,像是小跑过来的。
“秀芬姐,桂兰嫂子,小梅!快进来!”秦念笑着把三人让进来,“刚到家,正收拾呢,屋里乱得很。”
“乱啥乱!回来就好!路上累坏了吧?”王秀芬一进门就熟门熟路地拉过凳子坐下,目光在秦念脸上身上扫了一圈,啧啧道,“哎呦,瞧瞧,去趟京都气色更好了!看来京都的水土就是养人!”
李桂兰也笑着点头:“是精神多了。”她注意到屋里似乎比走之前更整洁了些,炉火也旺,心里暗想秦念真是越来越会过日子了。
赵小梅则好奇地打量着放在桌上的那几个京都特色的点心盒子。
“还好,就是坐车有点乏。”秦念笑着给三人倒上刚从暖水瓶里倒出的热水,“正想着收拾完就去找你们呢。”
“找我们急啥,你先歇歇!”王秀芬摆摆手,随即压低了点声音,带着点八卦和关心问,“怎么样?在婆家……都还好吧?陆营长家老人……没为难你吧?”她可是知道以前秦念和婆家关系紧张的。
秦念知道她是真心关心,心里一暖,笑道:“都好。爷爷奶奶、公公婆婆都挺和气的,大哥大嫂小姑子也好相处,还有个可爱的小侄女。”
听她这么说,王秀芬三人都松了口气,脸上露出替她高兴的神情。
“那就好!那就好!这下我们就放心了!”王秀芬拍着大腿笑,“我就说嘛,咱们念念现在这么能干懂事,谁见了不喜欢?”
李桂兰也附和地笑着。
秦念想起带来的礼物,走到那几个点心盒子和网兜旁:“对了,从京都带了点小吃食和小玩意儿回来,正好你们来了,帮我分分,带回去给孩子们尝尝鲜。”
她先拿出一个印着“稻香村”字样的油纸包,隐隐透出甜香,递给王秀芬:“秀芬姐,这是给你的,枣花酥和驴打滚,甜甜的,你家大小子和小闺女应该爱吃。”
又拿出一个袋子给李桂兰:“桂兰嫂子,这是茯苓夹饼和艾窝窝,口感软和,给你家娃尝尝。”
最后是一个小一点的纸包给赵小梅:“小梅,这是给你的,蜜饯果脯,小姑娘应该喜欢。”
除了吃的,秦念还从网兜里掏出几个小玩意——几个色彩鲜艳的橡皮筋、几个小巧的铁皮青蛙(上了发条会跳的那种)、还有几板用透明纸包着的动物饼干。
“这些给小孩子们分着玩,分着吃。”她笑着把东西推过去。
王秀芬三人一看,又是吃的又是玩的,而且一看就是首都来的好东西,包装都精致,顿时不好意思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