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晓号”悬浮在摇篮座的大气层外,像一颗安静的银色泪珠。舷窗外,淡紫色的星雾如同流动的纱幔,将下方的陆地笼罩得严严实实,只有主灯塔的尖顶偶尔刺破雾层,露出金属结构的冷光。
“探测器完全失灵了。”伊兰敲着控制台,屏幕上满是雪花点,“星雾里的磁场会干扰信号,我们只能低空飞行,慢慢找航道。”阿玲抱着爷爷的星图凑过来,小手指点着图上蜿蜒的蓝色线条:“爷爷说,跟着‘雾鲸’走就能找到主航道。雾鲸是会发光的大鱼,它们总在安全航道里游。”
莱昂突然指着舷窗:“看!那是不是雾鲸?”只见星雾中掠过几道巨大的阴影,阴影周围环绕着淡蓝色的光晕,像一群游弋在云中的鲸鱼。凯立刻调整航线:“跟上它们!阿玲,你爷爷的星图上标着几个停靠点?”
“三个。”阿玲指着星图上的三个红点,“第一个是‘回音石滩’,那里的石头能记住声音;第二个是‘歌者废墟’,爷爷说以前是歌者文明的城市;第三个就是主灯塔下面的‘守灯人小屋’。”
格纳正蹲在货舱里,用星云雾气淬炼他的战斧。斧刃浸入银白色的雾气中,发出“滋滋”的轻响,原本暗沉的金属表面渐渐泛起流光。“这玩意儿果然带劲!”他抡起战斧劈向旁边的合金板,板应声而裂,断面光滑如镜,“等会儿遇到那什么影子,一斧头就能把它劈成两半!”
飞行两个小时后,“破晓号”降落在回音石滩。滩涂由黑色的岩石组成,每块岩石上都布满蜂窝状的孔洞,星雾从孔洞中穿过,发出呜咽般的声响,像是无数人在低声诉说。阿玲捡起一块巴掌大的石头,放在耳边:“听,它在学雾鲸叫呢。”
石头里果然传出清晰的鲸鸣,林晓也拿起一块,孔洞中传来的却是断断续续的人声,像有人在喊“救命”。“这石头能记录周围的声音,”学者推了推眼镜,拿出仪器扫描岩石,“声波会在孔洞中形成共振,保存几十年都不会消失。刚才的呼救声,说不定是以前的探险者留下的。”
墨的目光被远处一块巨大的岩石吸引,岩石上的孔洞排列成奇特的图案,像一张人脸。她走过去,手掌轻轻贴在岩石上,星雾突然在她周围凝聚,岩石中传出一阵歌声——正是在回声星听到的那缕旋律,只是这次多了歌词,古老而晦涩,却让人莫名心安。
“这是歌者文明的语言。”墨的眼中闪过惊讶,“它在唱‘记忆是光,能穿透迷雾’。”林晓心中一动:“难道这些石头不只是记录声音,还能储存记忆?”
就在这时,凯的通讯器响了,是留在飞船上的莱昂:“凯姐,你们快回来!飞船的能量储备箱好像被什么东西啃了个洞,星云雾气漏了一半!”众人连忙赶回飞船,只见货舱的金属箱上果然有个不规则的破洞,边缘残留着银白色的粘液。
“是星雾兽!”阿玲突然躲到星澜身后,小脸煞白,“爷爷说星雾兽长得像没壳的蜗牛,靠吸食能量为生,它们怕光,只在浓雾里活动。”格纳立刻打开探照灯,光柱扫过货舱角落,果然看到几只巴掌大的灰色生物正缩在阴影里,见到光就飞快地钻进通风管道。
“看来不能久留。”林晓关上货舱门,“星雾兽的出现说明附近有能量源,可能是主灯塔,也可能是……别的东西。”凯检查了剩余的星云雾气:“还够支撑三天,我们得加快速度。”
离开回音石滩后,星雾越来越浓,能见度不足十米。“破晓号”的引擎发出沉闷的轰鸣,像在浓雾中摸索的盲人。突然,前方的雾层中浮现出一片残破的建筑——歌者废墟到了。
废墟由白色的石柱组成,许多石柱已经断裂,倒在地上,表面刻着与尖塔雕像相同的音符。中央的广场上,一座人身鸟首的雕像依旧矗立,只是鸟首已经不知所踪,脖颈处的断口平整,像是被人刻意凿掉的。
“这不是自然倒塌的。”林晓抚摸着石柱上的砍痕,“是被武器破坏的,痕迹很新,最多不超过三年。”阿玲跑到雕像旁,从基座下掏出一个小小的金属牌,牌上刻着老铃铛的名字:“这是爷爷的标记!他来过这里!”
墨走到雕像前,闭上眼睛,歌声再次在她脑海中响起。这一次,她看到了清晰的画面:老铃铛拿着星图在废墟中寻找,一个穿着黑色斗篷的人影突然从雾中冲出,两人激烈地打斗,最后老铃铛被黑影拖进了雾里,金属牌从他口袋里掉了出来。
“黑影的右手……是机械的!”墨睁开眼睛,脸色苍白,“和疯眼说的一样,它不是奥德,是影子!”星澜的掌心泛起光能:“它带走老铃铛,肯定是为了逼问遗迹的位置。”
格纳在废墟深处找到一间完好的石室,石室的墙壁上画着歌者文明的壁画,最后一幅画画着主灯塔的内部——灯塔中央的灯台上,除了本源灯,还放着一个银色的盒子,盒子上刻着鸟形徽记,与星澜姐妹的玉佩一模一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