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少儿文化中心的活动现场,被一片喜庆的红色与金色包裹。入口处的巨型拱门装饰着卡通版的刘关张形象——关羽的红脸带着憨厚笑容,张飞的络腮胡软乎乎的,刘备的衣袖飘着祥云纹样,完全褪去了战场的凌厉,多了几分孩童喜爱的萌态。展厅内,《三国儿童绘本》整齐堆叠成小山,封面色彩鲜艳却不失雅致,水墨风格的卡通人物与简约的场景勾勒相得益彰;电子屏上循环播放着《三国动画短片》的片段,每集5分钟的时长里,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画面讲述“桃园结义”“草船借箭”等经典故事,搭配轻快的国风配乐,引得在场的孩子们围在屏幕前目不转睛。
今天是《三国》IP儿童版的全球发布日,苏澈身着浅米色休闲西装,袖口的青花瓷纽扣在灯光下泛着柔和光泽,正蹲在一群孩子中间,翻看一本《三国儿童绘本》。“小朋友,你们觉得关羽叔叔的青龙偃月刀厉害吗?”他指着绘本上的插画,语气温和。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举起小手,奶声奶气地说:“厉害!但我更喜欢刘备叔叔,他对朋友好好哦,和关羽、张飞一直在一起。”旁边的小男孩立刻反驳:“诸葛亮才最厉害!他能借到东风,还会做木牛流马,太神奇了!”
苏澈笑着点头,转头对身后的儿童内容编辑陈悦说:“你看,孩子们关注的不是战争的胜负,而是人物的品格和故事的趣味。这正是我们做儿童版的初衷——剥离复杂的权谋和暴力元素,聚焦忠义、智慧、团结这些核心品质,让三国故事成为孩子的品德启蒙和历史入门。”
陈悦递过来一份创作笔记:“苏总,为了让内容适合儿童,我们做了三重调整。首先是故事筛选,精选了15个最具代表性的正面故事,比如‘桃园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避开了‘火烧连营’‘白帝城托孤’等过于沉重的情节;其次是语言改编,把古文和复杂词汇换成口语化表达,比如‘运筹帷幄’改成‘诸葛亮坐在帐篷里,就想出了好办法’;最后是插画设计,采用‘萌系水墨’风格,人物造型圆润可爱,色彩明亮柔和,既保留东方美学,又符合儿童审美。”
她顿了顿,补充道:“而且我们在每本绘本后面都加了‘历史小课堂’,用漫画形式解释简单的历史知识,比如‘汉代的衣服为什么这么宽大’‘诸葛亮的羽扇是用来做什么的’;动画短片里也会穿插互动问答,比如‘草船借箭需要准备什么’,答对的小朋友能解锁卡通贴纸,大大提高了孩子的参与度。”
负责动画短片的导演李俊走过来说:“苏总,我们特意控制了每集的时长在5分钟以内,符合儿童的注意力集中规律。配乐方面,用古筝、竹笛搭配轻快的节奏,还加入了童声合唱,比如《桃园结义》的片尾曲,歌词简单易记,孩子们看完就能跟着唱。”他打开平板,播放了一段“草船借箭”的短片:屏幕上,诸葛亮摇着羽扇,指挥着装满草人的船只在江面上行驶,曹操的士兵们射箭的动作卡通化,没有丝毫血腥,反而带着几分喜剧效果;当诸葛亮成功借到箭时,屏幕上弹出“团结协作,智慧取胜”的字样,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传递核心思想。
苏澈看着短片,满意地点头:“历史准确性不能丢。比如诸葛亮的服饰、草船的形制、汉代的兵器,都要严格参考历史经典全库的记载,不能因为是儿童版就随意改编。”他指着短片里的草船,“你看这里,草船的结构、船帆的样式,都和《三国志》注引中的记载一致,只是比例做了卡通化调整,这样既能让孩子感受到历史的真实,又不会觉得枯燥。”
发布现场的另一边,家长们的反馈同样热烈。一位带着儿子来参加活动的父亲王磊,正认真翻阅着《三国儿童绘本》:“之前一直想让孩子了解三国历史,但市面上的书籍要么太晦涩,要么充斥着战争暴力,不适合孩子。这个儿童版很好,用简单的故事讲清楚了人物关系和核心品质,插画也很漂亮,孩子很喜欢。”
旁边的母亲李娜也说道:“我家女儿平时不爱看历史书,今天居然主动拿着绘本看了半小时,还问我‘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动画短片也很有意思,里面的历史小知识连我都学到了。以后就用这个给孩子做历史启蒙了。”
活动当天,《三国儿童绘本》和《三国动画短片》同步在全球上线。绘本分为“英雄篇”“智慧篇”“团结篇”三册,涵盖了三国故事的核心精华;动画短片则计划推出50集,每周更新两集。上线仅24小时,就传来了喜人的数据:
“苏总,绘本全球销量已经突破100万册!”陈悦拿着实时数据报告,语气激动,“其中国内销量60万册,海外销量40万册,英文、日文、法文等多语言版本都卖得很好。亚马逊儿童图书榜单上,‘英雄篇’已经冲到了榜首,不少海外家长留言说,这是最好的华国历史启蒙读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