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协副主席张启明(与之前历史专家同名,体现蓝星文学界关注)更是直接转发首章,配文:“终于在蓝星看到了‘有烟火气的古典文学’。不追求权谋爽感,不堆砌仙侠设定,只写人、写情、写生活,这才是文学该有的样子。期待后续章节,希望这部作品能填补蓝星古典文学的空白。”
出版社的编辑们也闻风而动。阅文星的编辑第一时间打来电话,希望签下独家版权,承诺“顶配资源推广,包括实体书出版、有声书改编”;国内顶尖的“蓝星文艺出版社”更是直接发来约稿函,愿意为《红楼》开设“古典文学专项”,邀请知名学者做序,打造“传世经典”版本。
之前的老熟人也纷纷发来反馈。瓷坊老师傅在微信里发了一张草稿图,是他设计的“黛玉葬花”瓷偶:“苏小子,你写的黛玉太让人心疼了,我想烧一套金陵十二钗的瓷偶,每一个都配着书里的场景!”老周的孙子则发来一段语音,奶声奶气地说:“苏叔叔,我让爷爷读黛玉进府的故事给我听,我喜欢黛玉妹妹,她好温柔!”
就在苏澈回复这些消息时,淡蓝色的系统光膜再次亮起,带着“文学破圈”的欣喜:
【检测到《红楼:金陵十二钗》首章爆火,阅读量500万+,评论10万+,引发文学界与普通读者双重追捧,达成“古典文学破圈”里程碑,触发“文化填补”声望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抵消解锁消耗后,净增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跨界破圈,影视崛起”后续权限更新:
1. 解锁“古典文学深度开发”权限:可获取《红楼梦》完整版细节解析(含诗词、服饰、饮食文化),助力后续章节创作;
2. 触发“文化联动”效应:阅文星将《红楼》列为“年度重点IP”,联动文旅部打造“红楼文化主题展”(含贾府场景复原、十二钗服饰展);
3. 获得“蓝星古典文学研究会”邀请,成为首位非专业学者会员,可参与“古代文学创作规范”制定,推动蓝星古典文学发展。】
苏澈关掉光膜,看着窗外渐渐升起的太阳——瓷坊的烟囱开始冒烟,老师傅应该在为“黛玉”瓷偶揉泥;书店的员工忙着上架《三国》实体书,旁边预留出了《红楼》的位置;远处的学校里,或许有文学老师正在给学生推荐这篇“黛玉进府”,告诉他们“古典文学可以很细腻”。
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红楼》第二章的标题:“宝玉摔玉:叛逆的初心”。指尖划过纸面,突然想起穿越初期,在老林录音棚里写《青花瓷》的那个夜晚——那时他只是想把地球的文化带到蓝星,没想到一步步走到今天,从音乐到影视,从历史到文学,竟真的填补了一块又一块文化空白。
“或许,这就是系统的意义吧。”苏澈轻声自语,“不是给我金手指,是让我做文化的桥梁,让好的故事,在不同的世界里都能被看见。”
工作室的门被推开,李薇拿着一堆合作函走进来,眼里满是兴奋:“苏总,阅文星愿意给《红楼》开定制专栏,还有三家影视公司想预约改编权,说想拍‘有烟火气的古装剧’!”
苏澈笑着点头,目光又落回笔记本上的“宝玉摔玉”——他知道,《红楼》的连载才刚刚开始,后面还有“宝钗扑蝶”“黛玉葬花”“元妃省亲”,还有无数细腻的情感、深刻的人性,等着被蓝星读者看见。而他,会继续带着对文化的敬畏,一笔一笔写下去,让《红楼梦》在蓝星,也能成为传世的经典。
窗外的阳光越来越亮,照在苏澈的笔记本上,“金陵十二钗”五个字,在光线下仿佛有了温度——这是文学的温度,是文化的温度,也是他跨越世界,始终坚守的初心。
喜欢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