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淡蓝色的系统光膜在他眼前悄然展开,金色的文字带着“文化输出”的厚重感:
【检测到《三国》在东南亚开播即爆,推动中华文化深度触达海外受众,引发“历史+音乐”跨内容联动(《将进酒》海外二次传播),达成“文化输出首捷”里程碑,触发“文明互鉴”声望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解锁“文化输出者”专属buff:
1.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效率提升50%,后续IP(如《红楼梦》)出海可优先对接当地主流平台与文化机构;
2. 解锁“东南亚汉学家智库”权限,可获取未公开的东南亚三国文化研究资料,助力跨文化IP开发;
3. 触发“全球衍生品授权”通道,《三国》道具、音乐等衍生品可直接对接东南亚头部文创品牌,文化变现效率提升30%。】
苏澈关掉光膜,抬头看向窗外——江城的夜色里,瓷坊的灯还亮着,老师傅应该还在为东南亚的瓷偶订单忙碌;工作室二楼的剪辑室,李然和阿哲还在调整《三国》东南亚版的配乐细节;远处的写字楼里,或许有像他当初一样的年轻人,正看着《三国》的海外数据,燃起“用作品传文化”的梦想。
他拿起手机,在社交平台发了一条动态,配着东南亚观众的观剧照片和《将进酒》的联动视频:“从桃园的桃花,到湄公河的晚风,好的文化从不怕距离。感谢每一位为《三国》驻足的海外朋友,未来,我们会带来更多有温度、有细节的作品,让更多中华文化的故事,被世界听见、看见。”
动态发布后,海外粉丝的评论瞬间刷屏——越南的Mai留言“期待《三国》后续,也期待《将进酒》的本土版”;马来西亚的Lim发了爷爷竖大拇指的照片,配文“爷爷说,这才是华人该传的文化”;泰国的披拉·宋萨则回复“期待与您合作,一起挖掘更多东亚历史的共鸣点”。
工作室的灯光下,苏澈看着满屏的跨国互动,突然明白:所谓“文化输出”,从来不是生硬的灌输,而是像《三国》的桃花一样,带着真诚的细节,落在不同的土地上,开出共鸣的花。而这,只是他“文娱封神之路”上,文化输出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欧洲的舞台,还有《红楼梦》的传奇,还有更多跨越国界的文化对话,在等着他去开启。
喜欢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