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言和白露拒绝了校长郭家兴的晚饭邀请便回到了家。
浅山别墅。
此时白露捧着手机从沙发上弹起来:
“言哥言哥!你快看抖浪!咱们在音乐学院唱的歌居然火了!”
她把手机递到顾言眼前,手指飞快滑动着屏幕:
“你看这个热搜,#白露小幸运现场版#都冲到第十七了!还有#顾言五环之歌神改编#也在往上爬!”
顾言顺着她的指尖看去:
有学生拍的白露唱《小幸运》的全景视频,弹幕密密麻麻全是:
“循环十遍了谁懂”
“白露的声音好软,像裹了”。
评论区更是热闹,不少网友在白露的账号下留言:
“姐姐快发无损版!手机里的现场版都快被我听烂了!”
“求《小幸运》音源!”
白露戳着那些留言,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你看大家多喜欢!早知道现场反应这么好,我当时就不那么紧张了。”
她转头看向顾言,眼睛亮晶晶的:
“咱们什么时候把无损版发出去呀?我想让更多人听到。”
顾言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
“好,不过曲谱我在改改,毕竟在学校太匆忙了些,保证给你弄出最好的效果。”
他刚想再说点什么,口袋里的手机突然响了。
接通电话的瞬间,沈明急促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顾总,出事了!你快看浪博!”
顾言的眉头微微蹙起,语气沉了几分:
“出什么事了?慢慢说。”
“是《牡丹之歌》的词作者!叫乔雨的那个,刚发了浪博谴责你!”
沈明继续道:
“他说你改编之前没跟他打招呼,也没给改编费,说你不尊重原创,还暗指你侵权!”
白露闻言,她连忙点开浪博搜索“乔雨”,置顶的那条动态赫然映入眼帘:
【乔雨V:今天刷到某音乐人改编《牡丹之歌》的片段,实在有些心寒。作为这首词的原创者,我至今没收到任何一句打招呼的话,更别提所谓的改编授权费。
音乐创作需要尊重,不是拿着别人的心血随意篡改就叫“创新”,这种连基本礼貌都没有的行为,是不是太过分了?】
下面的评论已经吵翻了,有人跟着指责顾言“不尊重原创”。
也有人反驳“改编而已,至于这么上纲上线吗”。
白露语气里带着点慌:
“言哥,这怎么办呀?”
顾言眼神却很平静。
他对着电话那头的沈明说:
“我知道了,明哥,你不用急,等下我发条浪博澄清。
另外,词的版权费我是不会给的。
我用的是《牡丹之歌》的旋律框架,词是我全新写的‘五环’,跟他的原词没有半分重合,真要要授权费,也该是曲作者来。”
电话那头的沈明像是松了口气:
“顾总说得对!我就知道你心里有数!咱们工作室所有人都站你这边,不管是舆论还是后续的事,我们都是你的后盾,绝对不让你受委屈!”
挂了电话,顾言打开浪博编辑界面,刚敲下“关于《五环之歌》改编的说明”几个字。
白露突然又拽了拽他的胳膊:
“言哥!京都音乐学院官博发浪博力挺你了!”
顾言抬头看去,京都音乐学院的官博赫然写着:
【京都音乐学院V:力挺顾言老师!今天顾言老师在我校的讲课中,现场改编《牡丹之歌》,仅沿用原曲谱框架,所有歌词均为原创,未使用《牡丹之歌》原词的任何独创性内容,完全符合《着作权法》中关于“合理改编”的界定,不构成侵权。
音乐创作本就需要创新与突破,个别人士借此事炒作蹭流量,实属不必。
我校始终支持良性的音乐创作交流,也相信顾言老师的版权意识。】
这条浪博还附带了现场授课的完整视频片段。
顾言直接转发了这条官博,连配文都没加——态度已经很明显了。
可风波并没有就此平息。
没过十分钟,浪博上来自一个叫“京都中徳文化传媒”的账号:
【京都中徳文化传媒V:
本公司已获得乔雨先生关于《牡丹之歌》词作品的相关授权,就顾言先生未经许可改编并公开表演该作品、侵犯改编权一事。
已正式向津门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被告顾言停止使用《五环之歌》,并赔偿经济损失100万及合理费用10.25万。后续进展将及时公示。】
这条动态一出,网上的讨论瞬间炸开了锅,不同立场的网友各执一词:
【乔雨是谁?很出名吗?这明显蹭流量呀!】
【曲爹高徒就改编就不尊重原创吗?支持乔雨。】
【楼上说什么屁话呢?音乐学院都说了,词没有使用或借鉴《牡丹之歌》歌词中具有独创性特征的基本表达,形成了一种独立的新表达。】
【对对,再说了,教书育人,就算使用了原曲,也不该要版权费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