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大家愉快地吃了顿饭,气氛轻松。
娜娜动作很快,电话过来说,他父亲同意她转岗,做主持衔接的工作。
看来是明白他的意思,如果有电视出镜机会,警衔太低,很快就有人发现问题的,那么破格提拔就顺理成章了。
本来说休息会儿问林哥,农贸市场的扩建什么时候搞 ,结果范姐电话说,拍摄团队已经到了县里 ,下午去取景。
这下坐不住了,带上小妮子,就开车回去。
花钱做广告,太平庸,不是白瞎吗?!
路上他开得挺快,蒋蔓就没有练车的可能。
杨志才脑袋里盘算着几个广告的创意,思维比较散,却很专注。
蒋蔓提醒他太快了,也没注意;路上车少,路又熟,不会出什么问题,但小妮子担心啊!
等想完后,这才慢下来,反应过来后,才给她解释了原因。
一个小时40多分,就到了雷公,估计人没来,先到大姐家坐下。
今天高考第二天,杨春秀还是比较担心的,知道方林成绩不错,蒋蔓劝大姐平静,也帮不了什么忙的。
告诉她农贸市场的事,便利店处理或转让,自己决定,还有一两个月时间。
这才去了厂里,告诉蒋蔓,这次股票结账,给大嫂、姐夫、大姐、父亲都买部手机,这样更方便点。
她点头记住了。
百塔粮油的作坊,已经全部建成,有几个工人在培训,没有开工,不过有3万斤的日产,勉强够了。
现在两个作坊在进行花生、芝麻油的压榨,产能排满才够加兑。
看他回来,谭涛几个同学都过来打招呼,杨志才见到了李小军、何中友两人,大家又是一阵问候。
让周红燕领了两套工作服,和蒋蔓换上,便成了统一制式的“百塔”人了。
他把三个广告创意讲出来,让大家提意见。
第一个是灵川这边广阔的菜花时节,万亩良田金灿灿一片。
画外音,“灵川,地处中川西部,核心油菜产地,20万亩种植面积。”
接下来是快速闪现生产工艺,选筛选-炒制-破碎-蒸胚-包饼,字幕打上,再快进方式,镜头展现40个作坊的压榨场面。
画外音:还原古法工艺,出油更香、更纯。
在大木桶拍下,油滴入的跳跃镜头。
画外音:百塔粮油。
然后是厂址和两台销售电话号码。
周红燕提议:百塔两字用火红色,粮油两字用棕榈色,更容易接受。
杨志才记下来,表示同意。
第二个广告,稍微简单点。
一群人在场地里用“连盖”拍打菜籽杆,一群小孩在旁边蹦蹦跳跳,一位卖“叮叮糖”的小贩,吆喝着经过。
一担担收获的油菜籽,摆放在风车边,大家欢声笑语。
近镜头,是满身汗渍的工人,击打圆木榨油的镜头,最好是十几个作坊合起来拍。
画外音:古法压榨,原始留香。
镜头定格在万家灯火下,“百塔粮油,老百姓身边的油!”
下面也是公司名称、地址、联系电话。
所有人觉得,就像南方黑芝麻糊,见广告 ,就想买。
相比下,这个广告更有乡土气息。
第三个,就像艺术片。
身着古装的工人,在一位老者的带领下,从筛选、炒制、蒸饼、包饼,再到古色古香的作坊里压榨。
当一队人员,挑着盛满菜油的木桶,鱼贯而出售卖时,结束。
充满磁性的画外音:古法酿,传天下。
百塔粮油。
以下公司名称、地址、电话不变。
曾刚提出古代衣服的事,“这个简单,县川剧团有,找裁缝做旧也是很快的。”他回答道。
这几个设计,大家一致觉得该这么做,肯定能让人记住。
是的,以现在的创意水平,那是降维打击,妥妥地在广告中,独一份的存在。
随后,杨志才把刘唐、周明明、黄中梅的安排,也和大家分享了下。
希望同学们都成长起来,马上农贸市场和中巴车开通,也是需要人负责一块的,众人都是思索,合适什么位置。
“年底,还会再开公司,机会多,只要同学们富起来,我的目标就达到了。”
所有人明白他的意思,表示会全力上进。
拍摄队伍过来时,已经三点多了,本来自信满满,看见一群年轻人,统一着装,领头的两位,气势不凡,收起了轻视之心。
范姐陪同,把人员介绍了下,领头的是一名姓丁的编辑。
听了一下他们的方案,四个字:俗不可耐。
杨志才摸了下头,都不知道怎么沟通,真把他们当成普通的,小乡镇企业对待了!
对方三人,只能按照预案,和丁编辑沟通,“丁老师,我这边有三个广告设计,您先看看,能搞出来,播放效果不好的话,我们也认。”
说完话,把稿子给了他。
对方开始不以为然,但看了连续三个,不禁站了起来,“很不错,杨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