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吃饭,可以细嚼慢咽了,杨志才决定 ,今天不去股市了。
给三哥交待清楚,要去看得几个地点,有事打电话,这才清闲起来。
约莫九点,给林秋平去了电话。
“林哥,你好!”
“志才,今天没去证券公司吗?这时有空给我电话?”
看来白嫂子是和他是随时电话互通的。
“今天会涨,下周你账户资金我估计突破40万,问题不大,林哥。”
“是吗?那可太好了!”
“哦,林哥,我打电话有两个事。”
“第一是百塔注册的事,我和林姐这边,好转资金过来,不知什么时候能弄好?”
“第二个是厂里的资金报销问题,小于5000计划由我姐夫审核,5000以上则由我父亲代签,你看行吗?”
“注册就是这两天的事,资金报销的问题,我同意;再给邓哥通报一下,可以的。”
“那就好,主要下周股市这边走不掉,有大机会的。下月底你就知道了,林哥。”他说道。
“没事,兄弟,你干好那边就行了,这边由我盯着,问题不大。”
“行,林哥,那就这样!”
挂完电话,这才坐下来喝了口水。
上班两年多,因为主要精力都在单位,很多事情都没有详细考虑。
现在出来了,以前的同学朋友,也得联系下,方便以后的做事。
张远航上次说,班长在组织7月的同学会,自己先得联系下,这样会好交流点。
杨志才他们财大会计专业,当年班上共有32人,女生21,男生11人。
小说写到这里,没有一位女同学出现。
并不是他和班里她们关系不好,毕竟做学生会副主席的人,同学之间那是相当的熟稔。
班里的苦活儿累活,几乎被他们男生包了。
比如每次放假,天南海北的女孩回家,几乎都是他,组织两个寝室的兄弟,分批次把行李帮送上车,忙前忙后,很得她们喜欢和信任。
当然,假期信中提到接站,好处不少,不同地方的特产,开学后那是拿到手软。
只不过他家里贫困,大一期间,都是拼命学习,挣奖学金。
他们这个专业也是社会争抢专业,传统是大一几乎没人谈恋爱。
大二有机会了,他苦心钻研写作、演讲等技巧。
等遇上蒋蔓,就顾不上“窝边草”了,即使有人对卿有意;传统意识灌脑的他,也只能挥一挥手,不沾染一片云彩了。
看着面前的通讯录,还是先打给了寝室兄弟,白玉普。
第71章曾提及了他的雅号,“阿古”。
白玉普,云南大理洱海人,哈尼族,当年高考有加分。
这个民族的人不多,所以他曾自豪地说,他是族里唯五以内的,名牌大学学生。
他们老家寨子不在民族聚居区内,而是洱海边的洱源县,聚在一起的族人2、3万人的样子。
据他说,族内很多人小名叫“阿古”,于是在班上,大家也这样称呼他。
宿舍5个人,这家伙能歌善舞,又善交际,很得众人喜欢。
但考虑到他在族人心中的地位,无奈没敢谈恋爱,分配也是选择回大理,奔着寨子的族长位置而去。
这个电话是打给寨子里的,国家重视民族关系,早就安装了一部。
电话接通后,半生不熟的普通话,杨志才听了半天还是明白了,村长。
可能“新闻联播”节目收听惯了,加上大学生阿古名声有点大。
杨志才的普通话一说,对方一下就明白来意,说“同志请等下,马上给你电话。”
他记下一台座机电话,和人家说了谢谢,这才拨了出去。
电话接通,对方流利的普通话传过来,“您好!洱海风景区宣传办公室,请问你找谁?”
“你好,我找白玉普!”他说道。
“好的,稍等。”电话那头说话,“白科长,有人找。”
少顷,电话那头传来,带着中川味的普通话,“您好,哪位?”
杨志才故意说道,“白玉普,阿古、白科长?”
话音刚落,“我草,志才,是你吗?”
“阿古,你小子耳朵是狗鼻子吗?一句话就听出来了。”
“那是,兄弟一块住四年,能听不出来吗?说普通话叫阿古的能有几个?对吧?兄弟。”
“混得不错啊,都科长了,小伙子。”
“副科、副科。”阿古纠正道。
“也不错了,族长位置有谱了吗?我打寨子那边,人家马上就给了我电话。”
“有力竞争者,接电话的估计是我五叔,就怕你们找,把办公室电话留在寨子里了。”他说道。
“行啊,有手机号吗?”杨志才问道。
“年后买的,你记下?兄弟。”
“我不记了,我手机给你打电话呢,你记下来待会儿打给我。”
“好的”
“你把远航的号码也记下来!”
“赵元富和邓增军的你有吗?阿古。”
“有的”
两人一阵忙碌,才把电话记下。“兄弟,现在我们可以随时联系了,你把班长的号码给我,听说她要搞同学会,是吧?”
杨志才问道。
“是的,上个月去昆明,她提过,你记下。”
“行,阿古,空了我打给你,我和班长聊聊。”
“好的,志才,我这里工作不是很忙,随时联系都可以。”阿古说。
“行,先挂了。”
没有意外,顺利联系到阿古,挺高兴的!...
喜欢重生后,我的乡贤之路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重生后,我的乡贤之路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