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苏哲提拔了赵勇,过着甩手掌柜悠闲日子的第十天,“王炸天团”终于到货了。
那天,苏哲正躺在自己的“逍遥椅”上,享受着冬日里难得的暖阳,薛六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县子爷!韩相公和狄大将军的帅驾,已经到麟州城外十里了!”
苏哲一个激灵,从躺椅上弹了起来。
“这么快?”他一边手忙脚乱地整理着自己有些褶皱的衣服,一边嘟囔道,“这快递效率可以啊,顺丰加急都没这么猛。快快快,通知周勇、张彪他们,所有副将以上将领,随我出营迎接!”
他嘴上虽然还在贫,但脸上的表情却前所未有的郑重,甚至还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激动。
韩琦也就罢了,毕竟是老熟人。但狄青,那可是他穿越过来之后,打心底里崇拜的偶像之一!
狄青,面涅将军!出身行伍,二十五场大战,未尝一败!夜夺昆仑关,平定侬智高之乱,这在苏哲看来,简直就是北宋版的“战神”。能亲眼见到这位传奇人物,比让他多做十台手术还兴奋。
麟州大营门口,苏哲带着周勇、张彪、林峰等一众将领,早已列队等候。
没过多久,远处的地平线上,烟尘滚滚,一面绣着“狄”字的帅旗迎风招展,一支装备精良的禁军护卫着庞大的车队,缓缓驶来。
苏哲整理了一下衣冠,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像个沉稳的朝廷命官,而不是一个准备索要签名的狂热粉丝。
队伍停下,两匹神骏的战马越众而出。
当先一人,面容清癯,眼神深邃,正是苏哲的老领导——韩琦。
而跟在韩琦身侧的,则是一位身着亮银铠甲,年约四十五六的将军。他身形魁梧,不怒自威,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脸颊上那两道淡青色的刺字。这本是刑徒的标记,可在这位将军脸上,非但没有丝毫屈辱之感,反而为他平添了几分身经百战的铁血煞气。
不用问,此人,必是狄青!
“末将(下官)恭迎韩相公,恭迎狄大将军!”苏哲和周勇等人齐齐躬身行礼。
“诸位不必多礼!”韩琦翻身下马,笑呵呵地扶起苏哲,“苏县子,一别数月,你可是给了本相,给了朝廷一个天大的惊喜啊!”
苏哲赶紧谦虚道:“相公谬赞了,都是将士用命,陛下洪福齐天,小子不过是恰逢其会,做了点微不足道的工作而已。”
他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但一双眼睛却一个劲儿地往狄青身上瞟,那眼神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狄青也下了马,他那双如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同样在苏哲身上来回打量。他实在是有些好奇,眼前这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甚至有些瘦弱的年轻人,是如何想出“手雷”那种毁天灭地的武器,又是如何率领一群溃军,接连两次击败悍勇的西夏骑兵的。
“你就是苏哲?”狄青的声音低沉而洪亮,带着一股金石之气。
“晚辈苏哲,参见狄大将军!”苏哲连忙再次躬身,行了个标准的晚辈礼,“久仰大将军威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您就是晚辈心中的灯塔,指路明灯,YYDS!”
“YYDS?”狄青眉头一皱,显然没听懂这个奇怪的词。
“呃……就是‘永远的神’的意思!”苏哲脱口而出,说完就想抽自己一嘴巴,怎么一激动,把饭圈用语都给带出来了。
韩琦在一旁听得忍俊不禁,他知道苏哲说话不着调,便打圆场道:“汉臣(狄青字汉臣),苏县子是说,他十分敬仰你。”
狄青豪迈地一笑,并未在意这些细节。他上前一步,双手用力地扶住苏哲的肩膀,赞叹道:“好小子!果然是英雄出少年!我在陈州,听闻你麟州大捷的消息,还以为是夸大其词。今日一见,方知传言不虚!光凭你这份不骄不躁的气度,就足以担当大任!”
被偶像这么近距离地夸奖,苏哲感觉自己快要飘起来了。他嘿嘿一笑,脸都有点红了:“大将军过奖了,跟您比起来,我那点功劳,就是小打小闹,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这副谦逊中带着点小得意的模样,让狄青对他好感大增。
韩琦看着这两人“商业互吹”,笑着摇了摇头,然后对周勇说道:“周将军,先不必急着进帐,本相和狄大将军,想先看看这支打出我大宋威风的精锐之师。”
“遵命!”
韩琦和狄青在苏哲、周勇等人的陪同下,开始巡视大营。
他们首先看到的,是正在操练的普通宋军。这些士兵虽然衣甲不如京城禁军光鲜,但一个个精神饱满,眼神中充满了自信与彪悍。他们的队列整齐划一,操练的号子声震云霄,一招一式都孔武有力,充满了杀气。
这与韩琦、狄青印象中,边军普遍存在的士气低落、军容不整的状况,截然不同。
“不错!”狄青连连点头,“士气可用!周将军,苏县子,你们练兵很有一套!”
周勇连忙道:“都是苏县子的功劳。他不但改善了伙食,让弟兄们顿顿能吃饱,还制定了严格的奖惩条例和卫生制度,营中将士的精气神,比以往强了不止一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