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苑内,药香与矿物气息交织,比之外门区域更多了几分玄奥。陈观在执役弟子引领下,穿过几重院落,来到姜长老所在的“蕴火堂”。
堂内并非想象中丹炉林立的景象,反而颇为清雅。四壁悬挂着一些描绘火焰形态、符文流转的画卷,中央设一蒲团,姜长老正盘坐其上,身前悬浮着一团不断变幻形态的橘红色火焰,时而如莲花绽放,时而如灵鸟翩跹,操控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
“弟子陈观,拜见姜长老。”陈观恭敬行礼。
姜长老并未睁眼,那团火焰却微微跳动了一下,一道温和却带着灼热气息的精神力扫过陈观全身,仿佛在探查他的根基。片刻后,火焰稳定下来,姜长老缓缓睁开双眼,眸中似有火光一闪而逝。
“嗯,根基尚可,真气虽不算雄厚,但颇为凝练,尤其带有一丝罕见的锋锐与地脉之意,看来你那‘山中异人’所授颇为驳杂。”姜长老语气平淡,直接点出了陈观真气的一些特质,“既入我丹霞苑记名,便需知晓,我这一脉,重‘火’与‘调和’。火非仅指丹火、地火,更指心火、精神之火,乃至万物能量运行之‘火’性。调和,便是驾驭、平衡此火,化暴戾为温顺,转毁灭为创造。”
陈观肃然聆听,知道这是入门训诫,亦是点明修行方向。
“你昨日那‘涟漪静心核’,理念不错,已初窥‘调和’门径。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你以特殊技巧促成温魂木与空冥石粉融合,又以独特笔触增强符文效力,看似巧妙,实则根基不稳,如同无源之火,难以持久壮大。”姜长老目光如炬,一眼看穿了陈观取巧的本质。
陈观心中凛然,知道姜长老所言非虚,连忙道:“请长老指点。”
姜长老微微颔首:“念你初入门墙,且天赋尚可,今日便传你《蕴火灵诀》前两层。此诀非攻伐之术,乃蕴养、壮大、精纯自身真火(包括真气之火、精神之火)的基础法门,亦是修习高阶符文、丹道、炼器之根基。真火强,则刻画符文如臂使指,调和材料得心应手。你好生修习,莫要辜负。”
说罢,他屈指一弹,一枚散发着温热火气的玉简飞向陈观。
陈观双手接过,神识探入,一股玄奥的信息流涌入脑海,正是《蕴火灵诀》前两层的详细法门。此法门讲究以意引气,凝练心火,滋养壮大,与他的《小周天吐纳诀》颇有互补之处,且更为精妙。
“多谢长老传法!”陈观由衷感激。这才是真正能提升根基的好东西!
“嗯,回去好生参悟。若有不明之处,可三日后辰时来此询问。平日若无召唤,自行修习即可。苑内基础典籍可凭你记名弟子身份借阅,但高阶传承需积累贡献方可兑换。”姜长老交代完毕,便再次闭上双眼,身前火焰重新开始变幻,显然已进入修炼状态。
陈观知道这是送客之意,再次行礼后,恭敬地退出了蕴火堂。
得到《蕴火灵诀》,陈观心中喜悦。他没有立刻返回住处,而是转道去了丹霞苑的藏书偏殿。凭借记名弟子令牌,他顺利进入。此处的典籍虽不如总阁藏书楼浩瀚,但更侧重于丹道、符文、灵植及与“火”、“调和”相关的知识,正合他目前所需。
他首先找到了关于“温魂木”与“空冥石粉”特性及调和之法的几本典籍,仔细研读起来,印证姜长老所言,弥补自己基础知识的不足。有诸葛亮同步率辅助,他理解极快,许多之前模糊之处豁然开朗。
随后,他又翻阅了一些关于基础阵法、尤其是聚灵类阵法的书籍,希望能对“千机引灵大阵”有更深的了解。
不知不觉,又在书海中度过了近两个时辰。眼看“福星高照”的状态剩余时间不多,他准备借阅几本书籍返回研究。
就在他走向借阅处时,目光无意间扫过角落一个堆放废弃玉简、残破书卷的竹篓。这是偏殿定期清理出来的,准备丢弃或回收处理的东西。
若是平时,他绝不会多看一眼。但此刻,“福星高照”的效果尚未消失,他鬼使神差地走了过去,神识随意扫过竹篓。
大部分都是些彻底损坏或无用的东西。然而,当他的神识掠过一块颜色灰暗、边缘残缺的兽皮卷时,心脏猛地一跳!
那兽皮卷材质古老,上面用某种黯淡的颜料绘制着模糊的线条,似乎是一幅地图的残片。而吸引他注意的,是残片角落一个极其细微的、几乎与皮质纹路融为一体的印记——那是一个缩小的、与他怀中**地师印**轮廓几乎一模一样的标记!
地师传承的标记!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他强压激动,不动声色地将那残破兽皮卷从竹篓中捡起,拂去灰尘。兽皮卷入手冰凉,带着岁月的沧桑感。除了那个地师印记,地图本身模糊不清,只能隐约辨认出一些山峦河流的走向,以及一个被特意标注出来的、位于图卷缺失部分的点,旁边有几个几乎磨灭的古字,依稀可辨“……魄……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