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蛇宫的最高处,是一座被罡风常年吹拂的阁楼,名为“风巢”。阁楼的梁柱间缠绕着银白色的藤蔓,藤蔓上悬挂着数十枚半透明的卵,卵中隐约可见蛇形的影子,每一次胎动,都引得周围的气流发出呼啸——这是林越耗费三年培育的“翼蛇”卵。
“今日该破壳了。”林越站在风巢中央,黑色灵蛇的意志领域扩散至阁楼每一个角落。他能清晰地“听”到卵内小蛇的心跳,感受到它们对气流的渴望。这些翼蛇的母体是西域捕获的“飞蛇”,又被他以深渊之力融合了天鹏的羽翅碎片,目标是培育出能翱翔九天的灵蛇。
他抬手,引动风巢外的罡气。银白色的气流如游鱼般钻入卵壳,卵内的小蛇似乎受到了感召,开始疯狂撞击蛋壳。“咔嚓”声接连响起,第一枚卵裂开,一条巴掌长的小蛇探出头来——它的脊背两侧长着两对透明的翅膜,翅膜上布满了细密的纹路,如同最精巧的风之符文。
“唳——”小蛇发出一声类似鸟鸣的嘶鸣,扇动翅膜,却因力量不足,刚飞离地面便摔了下来。
林越指尖弹出一缕真气,托住小蛇。他的灵魂意志沉入小蛇体内,引导它感受气流的流动:“翼不在形,在驭风。”
小蛇似懂非懂,再次扇动翅膜。这一次,它按照林越引导的方式调整翅膜角度,竟真的稳住了身形,在阁楼内盘旋起来。紧接着,其余的翼蛇也陆续破壳,数十条带翅的小蛇在罡风中穿梭,翅膜碰撞气流的声音如同风铃作响。
林越没有急于训练它们的攻击性,而是取出用“风灵草”炼制的药液,涂抹在它们的翅膜上。药液渗入纹路,小蛇们的飞行速度骤然提升,甚至能在罡风中做出折返、俯冲的动作。他观察着翼蛇与气流的互动,心中渐渐明悟:“所谓御兽,并非强行命令,而是与它们的本能共鸣。”
三个月后,翼蛇已长至丈许,翅膜展开如披风,能承载千斤重物飞行。林越站在风巢顶端,一声轻哨,为首的翼蛇俯冲而下,温顺地伏在他脚下。他翻身跃上蛇背,翼蛇振翅而起,带着他冲上云霄。
罡风在耳边呼啸,林越低头俯瞰万蛇谷,只见绿色的山谷如一块翡翠,灵蛇池的水光在阳光下闪烁。翼蛇的飞行平稳如舟,他甚至能通过蛇背上的鳞片感知到云层的厚度、风向的变化——这一刻,他与翼蛇的感官彻底连通,天空不再是障碍,而是如履平地的坦途。
第二章:地蟒撼山(万蛇宫·土窟)
与风巢的轻盈不同,万蛇宫地下百丈深处的“土窟”,是一片被玄铁加固的石室。石室中央,一条通体土黄色的巨蛇正盘踞在矿脉上,蛇鳞如岩石般粗糙,每一片都嵌着细小的晶矿,这是林越培育的第二种灵蛇——“大地莽蛇”。
大地莽蛇的母体是南疆的“岩蛇”,被他以深渊之力融合了地龙的鳞甲与土行龙的本源。此刻,它正低头啃食着一块拳头大的“地心石”,石屑顺着嘴角落下,在地面砸出细密的坑洞。
“该试试‘撼山’了。”林越的声音在石室中回荡。大地莽蛇似乎听懂了,缓缓抬起头颅,蛇瞳中闪过土黄色的光芒。它体长近十丈,比寻常的巨蟒粗壮三倍,盘踞时如同一座小型土丘。
林越指向石室角落的一块万斤玄铁。大地莽蛇尾部猛地一甩,撞在地面上。“轰隆”一声,石室剧烈震颤,玄铁旁的地面竟裂开一道缝隙,缝隙中涌出的土元素之力缠绕上玄铁,将其托离地面。紧接着,莽蛇张口喷出一股黄色的气流,气流接触到玄铁,竟让坚硬的金属表面浮现出泥土般的裂纹。
“还不够。”林越摇头。他要的不是破坏,而是对大地之力的精准掌控。他走入石室深处,那里有一面刻满符文的石壁,记录着上古“土行术”的运转法门。林越将石壁上的符文拓印下来,以真气注入大地莽蛇的识海——这是他摸索出的新方法:将御兽之法直接烙印在灵蛇的灵魂中,让它们在本能中领悟。
大地莽蛇的身体剧烈扭动起来,蛇鳞上的晶矿开始闪烁,与地面的矿脉产生共鸣。它再次甩尾,这一次,力量不再是蛮横的撞击,而是顺着矿脉的走向,形成一道环形的力场。玄铁在力场中缓缓悬浮,甚至开始自动分解,化作细小的铁砂,被力场凝聚成一柄长刀的形状。
“这才是大地的意志——承载与塑造。”林越眼中闪过精光。他走上前,伸手按在大地莽蛇的头顶,黑色灵蛇的意志与莽蛇的灵魂对接。瞬间,他感受到了地下万米的矿脉走向,感受到了山脉的呼吸,感受到了大地深处沉睡的能量——这种与大地相连的感觉,让他对“御兽”有了新的理解:所谓驾驭,是共享感知,共通意志。
半年后,大地莽蛇已能拖动整座万蛇宫的玄铁地基移动而不发出声响。林越常骑着它深入西山矿脉,在蛇鳞的保护下穿过灼热的岩浆层,采集培育其他灵蛇所需的地心石。每当大地莽蛇与山脉共鸣时,他都能清晰地“看到”方圆百里的地形脉络,这种掌控感,远超任何地图与探矿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