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说完,但其中的威胁不言而喻。
献帝颓然坐回龙椅,面色惨白。
是夜,荀彧府邸书房。
曹操卸下朝服,只着一袭青衫,与荀彧对坐。案上清茶已冷,却无人顾及。
文若,曹操长叹一声,今日朝堂之上,你我都明白,那些话不过是说给外人听的。
荀彧默然不语,只是凝视着跳动的烛火。
文若,曹操语气转为沉重,你我都知道,汉室...气数已尽。这不是你我的过错,这是天数使然。
荀彧执杯的手微微颤抖:丞相可还记得,建安元年,你我在许都城外立下的誓言?臣等必当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我记得。曹操目光深邃,但我更记得,那年徐州大旱,你我亲眼见到易子而食的惨状。文若,这乱世该结束了。
就在这时,书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华歆、司马防、郗虑等重臣不约而同地来访,人人面带忧色。
看来诸位都睡不着啊。曹操示意众人落座,既然如此,不妨开诚布公。
华歆率先开口:丞相,今日朝会,下官看得明白。天子...天子似乎已有决断。
决断?曹操冷笑,他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能有什么决断?不过是仗着还有你们这些忠臣罢了。
司马防沉声道:丞相,非是下官等人不识时务。实在是...实在是这晋王之位,太过惊世骇俗。
惊世骇俗?曹操从袖中取出一卷文书,这是袁本初在河北推行的新政,诸位不妨仔细看看。一个处心积虑要篡位的人,会花这么多心思在民生上吗?
郗虑接过文书,越看越是惊讶:这...这些政令,确实都是经世济民之策。
更重要的是,曹操环视众人,袁本初承诺,入朝后天子仍居正位,朝廷礼制一应如旧。他要的是实权,不是虚名。
荀彧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即便如此,丞相又何必如此咄咄逼人?今日在朝堂上,你...
我若不如此,难道要等到有人效仿杨、董之流,再行叛乱吗?曹操猛地站起,文若!你还要自欺欺人到什么时候?汉室早已名存实亡!真正的忠臣,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天下重归太平,而不是守着那具行尸走肉!
这番话如惊雷炸响,震得在场众人目瞪口呆。
华歆颤声道:丞相...慎言啊!
慎言?曹操冷笑,今日在这里的,都是明白人。我问你们,如今天下,还有几人真心尊奉汉室?荆州刘表?益州刘璋?还是江东孙权?
他走到窗前,望着漆黑的夜空:商汤伐桀,周武伐纣,哪个不是顺天应人?如今天下大乱,非雄主不能平定。袁本初,就是这个雄主!
司马防长叹一声:丞相所言...虽是逆耳,却是实情。
既然如此,曹操转身,目光灼灼,诸位还要执着于那个虚名吗?是要等着袁绍大军压境,玉石俱焚,还是主动求变,保全社稷?
荀彧闭上眼睛,良久方道:丞相...真要我等做贰臣吗?
贰臣?曹操走到荀彧面前,一字一句道,文若,我问你,是守着虚名让天下继续大乱才是忠臣,还是顺应时势让百姓重获太平才是忠臣?
这一问,直指人心。
书房内陷入长久的沉默。烛火跳动,在每个人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影子。
终于,荀彧缓缓起身,向着皇宫方向深深一拜,而后转身,眼中含泪:既然如此...彧...愿助丞相促成此事。
这一夜,荀彧府中的灯火一直亮到天明。当晨曦初现时,这些朝廷重臣终于达成共识。他们知道,一个时代即将结束,另一个时代即将开始。
而在丞相府内,曹操望着东方渐白的天色,知道最关键的一步已经迈出。接下来,就是要让这个决定,成为满朝文武的共识。
黎明时分,许都的街道上开始出现早起的行人。没有人知道,就在这个夜晚,这座帝都的命运已经被改写。历史的车轮,正在悄无声息中转向新的方向。
喜欢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