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军大营中,连日来的失利让气氛格外凝重。土山箭楼的溃败仍在眼前,霹雳车的轰鸣声似乎还在耳畔回响。袁绍坐在中军帐内,面色沉静,但紧握的拳头泄露了他内心的焦虑。
明公,沮授率先打破沉默,刘晔的霹雳车已让我军陷入被动。若不能尽快想出应对之策,军心恐怕...
田丰接口道:曹操据险而守,又得霹雳车之利,强攻已非良策。当另寻破敌之法。
谋士们各抒己见,但提出的建议大多老生常谈,难解当前困局。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一直沉默的逢纪突然起身。
明公,逢纪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纪有一计,或可破此僵局。
所有人的目光顿时集中在这位以智谋着称的谋士身上。就连向来与逢纪不睦的郭图,此刻也露出了期待的神色。
袁绍微微颔首:元图请讲。
逢纪走到地图前,手指轻点曹军营垒的位置:曹军之所以能够以少敌多,全赖其营垒坚固。但再坚固的营垒,也难防来自地下的攻击。
地下?帐中响起一片疑惑的低语。
正是!逢纪提高声调,可命士兵挖掘地道,直通曹军营垒之下。待地道挖通,便可派精锐突然杀出,打曹军一个措手不及!
这个大胆的提议让帐中顿时哗然。程昱首先表示质疑:挖掘地道工程浩大,耗时良久。若是被曹军察觉,岂不是前功尽弃?
许攸也摇头道:曹营之中能人辈出,岂会不防备地道之计?
然而逢纪似乎早有准备:诸位所虑,纪已思之。可采取三条对策:其一,分多处同时挖掘,真伪混杂;其二,挖掘时用厚布包裹工具,减少声响;其三,在地道中设置通风管道,避免士卒窒息。
袁绍仔细推演着这个计划,眼中渐渐露出赞许之色。但他仍然谨慎地问道:元图此计虽妙,但曹操多谋,必会有所防备。若被其识破,该当如何?
逢纪自信地回答:明公所虑极是。故纪建议,在地道挖掘期间,可伴装强攻,吸引曹军注意。待地道将成之时,再突然发难,必收奇效!
翌日,袁军大营中开始了秘密的地道工程。在逢纪的精心策划下,整个工程分为明暗两条线同时进行。
明线上,袁军大张旗鼓地整军备战,摆出即将发动总攻的架势。颜良、文丑每日率军在曹营前挑战,张合、高览则指挥部队佯装修整营垒。这些举动成功地吸引了曹军的注意力。
暗线上,真正的杀招正在悄然进行。在袁军大营后方一处隐蔽的洼地中,十条地道同时开工。逢纪将三万士兵分为三班,昼夜不停地挖掘。为减少声响,士兵们用厚布包裹镐铲,挖掘出的土方则趁夜色运往他处。
此处要加固支撑,逢纪亲自下到地道中检查工程进度,越靠近曹营,越要小心谨慎。
程昱也参与到地道的设计中,他建议:可在地道中设置多个岔路,真真假假,让曹军难以判断主攻方向。
高览则负责地道的安全工作,他命士兵在地道入口处设置多重警戒,严防曹军细作窥探。
对岸曹军大营中,曹操与谋士们也在密切关注着袁军的动向。
袁绍连日来举动异常,荀彧分析道,表面上看是在准备总攻,但细观其兵力调动,似乎另有图谋。
郭嘉轻咳几声,苍白的脸上带着深思的神色:袁军白日里擂鼓呐喊,夜间却异常安静。这其中必有蹊跷。
刘晔提出建议:不如在营中埋设地听,以防袁军挖掘地道。
曹操采纳了这个建议,命士兵在营垒四周埋设数十口大瓮,派耳力灵敏的士兵日夜监听地下的动静。
然而,逢纪对此早有防备。他命士兵在挖掘时,特意绕过曹军可能埋设地听的区域,同时在其他方向制造虚假的挖掘声响,迷惑曹军。
十日之后,地道工程已完成了大半。最长的三条地道已经延伸至曹军营垒下方仅剩百步之遥。逢纪亲自测量后,向袁绍禀报:明公,再有三日,地道便可挖通。届时我军可从三个方向同时杀出,必能一举破敌!
袁绍大喜,立即开始部署总攻计划。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程昱发现了潜在的危机。
明公,程昱提醒道,曹操多谋,恐怕不会坐以待毙。在下建议,在地道中储备柴草火油,若事有不谐,也可放火阻敌。
袁绍深以为然,命人立即准备火攻之物。
与此同时,曹军大营中的地听士兵终于捕捉到了异常。
丞相,负责监听的校尉禀报,西北方向地下确有挖掘之声,但声音时断时续,难以判断具体位置。
郭嘉闻言神色一凛:此必是袁军故意迷惑之计。真正的攻击方向,恐怕在其他方位。
曹操当即下令:命各部加强戒备,多备水缸、沙土,以防袁军火攻。另派小股部队夜间出营,查探可疑痕迹。
攻防双方的智谋较量,在这一刻进入了最微妙的阶段。
第三日深夜,袁军的地道终于挖通了。三条主地道分别通向曹军粮仓、中军大帐和左翼营垒。逢纪亲自率领五千精锐,潜伏在最靠近曹军中军帐的地道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