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站位置位于黑石峪西北,荒林深处。
根据符号指向,驿站附近山谷(便于隐蔽集结)。
目标位置为 南仓卫“丙字三号”军粮周转仓! 沈炼迅速在地图上锁定其位置——位于南城卫所管辖范围边缘,靠近通州运河码头,是新设立的、用于中转北运边防军粮的临时仓库!
行动时间为 三日后!初五!
沈炼的手指如同利剑,在地图上飞快地划动、连接:
1. 袭击路线: 从驿站附近山谷集结地出发,向东南方向潜行。路线选择极其刁钻:避开官道、绕开主要村镇、利用河汊密林作为掩护!完美避开了南城卫所和附近州县衙门的常规巡防路线和哨卡!这是一条精心策划、隐蔽性极高的渗透通道!
2. 目标弱点: “丙字三号”仓!新建不久!沈炼虽未亲至,但深知此类临时周转仓的弊端:位置相对偏僻,守卫力量通常不足,防御工事简陋,且因新设,内部管理、警戒体系可能存在漏洞!正是最易被攻击的“软肋”!
3. 时机选择: “逢五而动”!利用民间习俗和官府可能的松懈心理!同时,制造黑石峪“鬼兵”恐慌,成功将南城卫所的注意力和有限兵力吸引到南线黑石峪,使其北线粮仓方向防御空虚!
4. 后果评估: 一旦“丙字三号”仓被劫或遭破坏,后果不堪设想!北运边防军粮将出现巨大缺口!轻则导致前线将士缺粮,士气崩溃;重则引发边关动荡,外敌趁虚而入!甚至可能被“鬼兵”背后的势力利用,挑起更大的祸乱!这已非一村一地的治安案件,而是动摇国本、危及边防的惊天大案!
一股冰冷的寒意,瞬间从沈炼脚底直窜头顶!冷汗浸透了内衫!时间!只剩下三天!
必须紧急求援:事态之严重,远超想象!绝非他一个小小总旗,带着王二、李石头和几个村民能够应对!对方是训练有素、计划周密、目标明确的武装团伙!劫掠军粮,形同造反!必须调动大军围剿!
沈炼没有丝毫犹豫!他一把抓过纸笔,手因为激动和紧迫而微微颤抖,就着昏黄的油灯,奋笔疾书!
详述黑石峪“鬼兵”案始末,强调其非灵异,乃人为伪装。
并将关键证据,符号破译过程及结果详细讲述。在 驿站发现的生活痕迹、炭画符号临摹图。窃听到的“粮仓”、“初五”关键信息。 鹰愁涧陷阱触发证据都讲述了一遍。
并明确指证“鬼兵”团伙目标为南仓卫“丙字三号”军粮周转仓!行动时间为三日后(初五)!
并建议郑百户:
立即调集南城千户所精锐,秘密开赴“丙字三号”仓周边布防!
同时,派遣一部兵力,封锁驿站附近山谷,断其后路!
行动务必隐蔽!防止打草惊蛇!力求在“鬼兵”集结或行动时,一举合围,人赃并获!
并恳请百户大人火速上报北镇抚司及兵部!协调周边卫所、府衙兵力支援!事关军粮安危,边防稳定,十万火急!
写毕,沈炼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盖上随身携带的锦衣卫总旗腰牌印鉴!他将报告仔细折叠,连同赵伯的信函、符号临摹图副本,一并装入一个厚实的油纸袋中,用火漆严密封口!
“王二!”沈炼猛地拉开门,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威严和急迫!
王二刚带人搜索石灰粉坑回来,身上还沾着泥点,闻声立刻跑来:“小旗大人!”
沈炼将密封的油纸袋和代表自己身份的锦衣卫总旗腰牌,重重地拍在王二手中!眼神锐利如刀,仿佛要穿透他的灵魂:
“王二!听着!此信关乎社稷安危,边防存续!你立刻骑上最快的马!不惜一切代价!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南城千户所!亲手将此信交给百户郑坤大人!记住!是亲手!若郑大人不在,求见副千户!若遇阻拦,亮明身份,硬闯也要见到!告诉他们——‘丙字三号粮仓危在旦夕!三日后初五,贼人必至!请求火速发兵!’”
王二感受到沈炼话语中那股山雨欲来的沉重压力,脸色瞬间变得无比凝重。他紧紧攥住油纸袋和腰牌,如同捧着千斤重担,挺直腰板,嘶声道:“大人放心!卑职就是跑死马!豁出这条命!也一定把信送到!人在信在!”
“好!”沈炼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事不宜迟!立刻出发!”
王二不再多言,转身冲出屋子,如同离弦之箭般奔向马厩。很快,急促的马蹄声刺破雨幕,朝着京城方向,疯狂地疾驰而去!
送走王二,沈炼的心并未放下。求援信送出,只是第一步。在援军抵达之前,他必须稳住黑石峪的局面,同时严密监控“鬼兵”动向,确保计划不泄露!
“李石头!”沈炼目光转向李石头。
“在!”
“鹰愁涧那边,陷阱被触发,说明‘鬼兵’已经警觉。他们可能会加强侦查,甚至报复。你带人,将明哨全部转为暗哨!增加流动哨!陷阱全部重置,位置稍作变动!务必盯死通往鹰愁涧的所有路径!记录任何风吹草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